返回 抗战之重整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3章 京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1000多年前的日本还是一片蛮荒之地,初有政府,但是教化不兴,文风不昌,民众愚昧无知。

    绝大多数人无信仰,无知识,刚刚脱离茹毛饮血之状。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关于繁荣大唐的传说传入了初代日本文化者的耳朵里。

    寺庙的和尚们在虔诚信仰的支持下漂洋过海前往大唐,他们最初的打算是去朝贡,想让自己成为得道高僧,让佛教在倭岛上的地位无可撼动。

    漂洋过海抵达大唐后,眼前的场景让倭国的和尚们目瞪口呆。

    这里不仅是他们佛教的精神家园,更是繁荣昌盛的人间仙境。

    大唐人民精神文化极度精彩,物质生活极度丰富。

    这里也不单单有佛经教义,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诗词歌赋、亭台楼阁。

    入眼皆是繁花似锦之像。

    口口563743675

    最开始登陆大唐的倭国僧人们心中充满了仰慕之情,世界有国如此,相较之下生养他的倭岛实在是不堪入目。

    但是倭岛上的这个民族有着让人尊敬的韧性。

    尽管首先走入大唐的是来寻求佛家典籍的僧人,但是他们在发现两国的巨大差异之后,潜下心来认真的学习,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寻求大唐政府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在学习了大唐文化之后,又得到了大量的文化典籍。

    第一批学习后的僧人返回倭岛之后引起了万人空巷的震动,民间和政府极度向往那个繁荣昌盛的大唐。

    随后官方和民间同时出动,派出了大量的遣唐使者。

    为了得到教化,让繁荣昌盛的大唐对自己尽可能的慷慨,倭国政府将本国最为珍贵的东西当做礼物送到了大唐的国都长安,其中以金银珠宝和女子最多。

    通过这样卑躬屈膝、不讲礼义廉耻的方式,大唐开始对倭岛开放教化之地,让他们不受限制地阅读绝大多数经史子集,接受与大唐人民差不多的教育。

    在这两三百年的时光中,遣唐使者来来往往,终于为蛮荒之地带来了足够多的文化典籍和知识,让他们有了建立自己教化基础的能力。

    而随后建立完善发展壮大的京都城便是遣唐使者数百年呕心沥血的开天辟地之作。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nbs

第1343章 京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