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重整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43章 京都[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p;遣唐使者参照大唐的长安和洛阳,在这片蛮荒之地上建造了一座集政治、经济、教化于一体的全新城市。

    由于对大唐的钦佩和仰慕,遣唐使者最开始的打算是100%的复制长安。

    但是由于京都地形环境的限制和自身国力的不足,建成后的京都甚至比不上长安的

    但这对于整个倭国来说这也算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作了,倭岛上的人民因此而信心倍增,甚至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文化发展潮流。

    在随后的几百年间,京都一直是倭岛的首都。

    遣唐使者的继任者们不断学习中原的文化典章,消化吸收之后开始以京都为试验地,走出了一条传承于大唐却又风格迥异的道路。

    佛教在日本大为昌盛,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专门用于祭祀朝拜,有着较为变态扭曲文化内核的神宫。

    在这个时期,园林艺术、宫殿建设、庭院文化等也得到了发展。

    京都成了倭国人心中的璀璨明珠。

    千年以来,这里一直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他们的文化起源点。

    塔读免费站

    尽管后来东京成了日本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但是重要的文化祭祀和国家礼仪都要在京都举行。

    在中夏和美军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的过程中,京都地区落下的炸弹最少。

    中夏方面是为了保留一座完整的城市用来检验原子弹的威力。

    美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京都地区比之神户、大阪、东京等缺少了大型的工业,对日本战争能力的支持较为有限,因此也没有将炸弹浪费到这座城市上。

    东京遭受原子弹打击,整座城市被毁灭,几十万人伤亡的消息传开之后,日本国内大为震动惊恐。

    二次天罚即将降临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全日本民众人心惶惶的逃离大城市,京都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在第一次天罚之后,京都地区的一些高级神官和僧人便已经有所预感了,中夏第二次核打击的目标会是他们的城市。

    这些人从广播或是报纸的只言片语中分析,中夏要彻底灭亡日本,让这片地区完完全全的并入中原。

    让一个国家彻底灭亡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灭亡他们的文化传统。

    京都是以洛阳和长安为模板建设起来的,其发展建立在大唐帝国的慷慨之上。

    塔读

第1343章 京都[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