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纱劫血墨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宗教复辟案之边城劫(8)[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十一)冬藏暖意

    nbsp弘治三十八年冬月初,牧马镇落了第一场雪,不大,却把“汉蒙共守”新碑的轮廓描得愈发清晰。碑旁的老榆树上,林羽的铁链被雪裹成了银白色,链环间凝着的冰棱在日头下闪,像串冻住的泪。谢明砚站在碑前,手里摩挲着块从暗河捡的鹅卵石,石面被水流磨得光滑,映出他鬓角新添的几缕白——那是三个月苦战催出的霜。

    nbsp“先生,这铁链该收进棚里了。”莲禾抱着件缝好的羊皮袄走过来,袄面的狼头纹旁补了朵桃花,针脚比去年细密了许多。她把袄子往谢明砚怀里塞,指尖触到他袖口的补丁,那是地道战时被镐头划破的,她用春桃寄来的苏绣线补了朵小小的莲,“林大哥说,再冻下去,链环该锈了。”

    nbsp谢明砚没接袄子,反而把鹅卵石递给她:“你看这石。”石面的反光里,能看见远处汉蒙百姓共同搭建的粮仓,蒙族汉子正帮汉族农妇往房梁上挂玉米,妇人的发间别着朵干桃花,是春桃商队送的,“被水冲了十年才成这样,咱们这点苦,算什么?”他望着粮仓的方向,喉结动了动,“阿古拉要是活着,该学着打粮了;老阿妈要是在,这会儿该教女娃们鞣皮子了。”

    nbsp莲禾的指尖突然发凉,那块鹅卵石在掌心冰得刺骨。她想起暗河夺水时,蒙族老阿妈扑向匪寇的背影;想起地道战时,阿古拉把短刀塞给她的瞬间——刀刃上还沾着他的血。“他们没走。”她突然把石往碑座一磕,冰碴溅在糜子根上,“你看这苗,根扎在他们流血的地方,长得比谁都旺。”

    nbsp(三十二)灯下忆旧

    nbsp夜饭时,育苗棚改造成的临时学堂里点起了三盏油灯,灯芯是用草原的麻和江南的棉合捻的,火苗摇得像团跳动的暖。谢明砚、林羽和莲禾围坐在新做的木桌旁,桌上摆着碗热奶茶,里面掺了桃溪村的桃花蜜,是春桃丈夫特意捎来的。

    nbsp林羽的右腿已能伸直,却仍习惯性地往桌腿边靠,他用勺柄轻轻敲着碗沿,发出“叮叮”的轻响:“今早去黑风口埋匪寇尸体,看见莲苍那小子的坟前,不知谁插了束干狼毒花——是蒙族最忌讳的,说会让恶鬼缠身。”他往火里添了块柴,火星落在谢明砚的长衫上,“我拔了,换了束沙棘,好歹也是条命,别让他在地下不安生。”

    nbsp谢明砚的手指在碗沿画着圈,奶茶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他也是被仇恨迷了心。”他想起春桃信里写的,莲家祖上曾因边贸纠纷被蒙族部落所杀,“若早年有这‘共守碑,或许……”话没说完就被莲禾打断,她正用根细针挑灯芯,针尖的火星烫了指尖,却没缩手:“先生,仇恨就像这灯芯,不掐了总会烧起来。咱们能做的,是让后来人看不见火星。”

    nbsp学堂外传来孩童的笑闹,是蒙汉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雪人堆得四不像,却特意给它戴了顶汉家的棉帽,披了件蒙族的皮坎肩。莲禾突然放下针,往谢明砚碗里舀了勺蜜:“李三师傅说,明年开春要在碑旁盖所蒙汉学堂,让娃们从小学对方的话,就不会再有人画桃花缠狼头的叉了。”她的声音软得像奶茶,“我想教他们绣桃花,也学绣狼头,像阿虎托人打的那块玉佩。”

    nbsp(三十三)共酿冬酒

    nbsp大雪封镇的第三日,汉蒙百姓聚在粮仓后的空地上,用新收的青稞和桃溪村的糯米合酿冬酒。蒙族老阿妈把祖传的酒曲往缸里撒,手抖得厉害,指关节上的冻疮裂了口,血珠滴在酒曲里,她却笑:“这样酿

第299章 宗教复辟案之边城劫(8)[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