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6章 残躯报信破重围,忠勇能令日月辉[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吸引瓦剌火力。”

    nbsp谢渊点头:“就依杨侍郎与岳将军之计。杨侍郎,你负责调度粮草,确保大军补给;岳将军,你率五千京营士兵,明日拂晓从谷侧进攻,务必声势浩大,让瓦剌以为我们主力在此;我率其余大军,从谷后绕路,待秦指挥使的烽烟响起,便全力进攻。”nbsp杨武与岳谦齐声应和,各自领命而去。帐外,夜色渐深,一场关乎皇帝性命的救援,即将在黎明时分展开。

    nbsp赵安随秦飞来到玄夜卫的营帐,军医正在为他重新处理伤口nbsp——nbsp箭簇已拔出,敷上了工部特制的金疮药,右腿的刀伤也包扎妥当。秦飞看着他,语气温和:“赵护卫,待会儿乔装成瓦剌兵,你伤口刚处理,若疼得受不了,便说出来,我们放慢些速度。”nbsp赵安摇头:“秦指挥使放心,臣能撑住!只要能救出陛下,这点疼不算什么!”nbsp他说着,摸了摸怀中的半块兵符,仿佛能感受到卫峥统领的嘱托。

    nbsp玄夜卫士兵将瓦剌兵的服饰递给赵安与秦飞,服饰上还沾着淡淡的血腥味nbsp——nbsp是此前缴获的瓦剌兵衣物。赵安穿上服饰,虽有些不合身,却也能以假乱真。秦飞则拿起一把瓦剌弯刀,递给赵安:“拿着,待会儿若遇到瓦剌岗哨,尽量别说话,瓦剌兵多听不懂汉话,我来应对。”nbsp赵安接过弯刀,紧紧攥在手中,心中既紧张又期待nbsp——nbsp这是他第一次乔装深入敌营,成败与否,关乎陛下的性命。

    nbsp子夜时分,秦飞率五十名玄夜卫士兵,与赵安一同出发,朝着黑松谷的方向奔去。夜色如墨,林间寂静,只有马蹄声与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刺耳。赵安骑在马上,时不时看向远处的黑松谷方向,心中默念:“陛下,臣来了!卫峥统领,弟兄们,臣不会让你们白死!”nbsp他的伤口仍在隐隐作痛,却被救主的决心压了下去。

    nbsp行至黑松谷附近,秦飞令士兵下马,徒步前进。谷口的瓦剌岗哨隐约可见,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晃动。秦飞对赵安与士兵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悄悄绕到谷侧的小路nbsp——nbsp这条路是赵安突围时发现的,极为隐蔽,只有本地人知道。小路狭窄陡峭,赵安的右腿刚包扎好,走起来格外艰难,秦飞见状,便扶着他,慢慢前进。

    nbsp走了约莫半个时辰,终于接近谷深处的龙隐洞。赵安指着前方一块巨大的岩石:“秦指挥使,那就是龙隐洞的洞口!岩石后面就是洞门!”nbsp秦飞点头,示意士兵们隐蔽,自己则与赵安悄悄靠近岩石。刚走到岩石旁,便听到洞内传来微弱的咳嗽声nbsp——nbsp是陛下的声音!赵安心中一喜,刚要喊nbsp“陛下”,便被秦飞按住,秦飞做了个nbsp“嘘”nbsp的手势,指了指洞外的两名瓦剌哨兵。

    nbsp秦飞与赵安躲在岩石后,观察着洞外的瓦剌哨兵。两名哨兵正靠在树干上打盹,手中的弯刀放在脚边,毫无警惕。秦飞对身边的两名玄夜卫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们会意,悄悄绕到哨兵身后,同时出手,捂住哨兵的嘴,一刀刺穿他们的喉咙,哨兵连哼都没哼一声,便倒在地上。

    nbsp秦飞与赵安走进洞内,洞内漆黑一片,秦飞从怀中摸出火折子,点燃后,微弱的光芒照亮了洞内的景象nbsp——nbsp德佑帝萧桓正靠在洞壁上,脸色苍白,左臂的伤口仍在渗血,龙袍上沾满了灰尘与血迹。“陛下!”nbsp赵安激动地喊道,快步上前,跪在萧桓面前,“臣赵安,奉卫峥统领之命,突围来报,谢太保与秦指挥使已率援军前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萧桓听到声音,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赵安与秦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疲惫取代:“赵护卫,秦爱卿……nbsp你们终于来了!卫峥他们……”nbsp赵安听到nbsp“卫峥”nbsp二字,泪水忍不住流下:“陛下,卫峥统领与百名弟兄……nbsp都战死了,他们是为了护陛下突围,才……”nbsp萧桓闭上眼睛,泪水也流了下来:“都是朕的错,若不是朕轻信内奸,也不会让这么多忠勇将士丧命……”

    nbsp秦飞上前,扶住萧桓:“陛下,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谢太保已率大军在谷外,待臣发出烽烟信号,大军便会进攻。臣先为陛下处理伤口,我们尽快离开这里,瓦剌兵随时可能过来巡查。”nbsp赵安也附和道:“陛下,臣带了金疮药,先敷上,免得伤口感染。”nbsp萧桓点头,任由秦飞与赵安为他处理伤口,心中满是感激nbsp——nbsp若不是这些忠勇的将士,自己恐怕早已成了瓦剌的阶下囚。

    nbsp伤口处理完毕,秦飞从怀中摸出一支信号箭,走到洞外,朝着天空射去nbsp的一声,信号箭在夜空中炸开,形成一道红色的光团nbsp——nbsp这是与谢渊约定的信号。秦飞回到洞内:“陛下,信号已发出,谢太保很快就会过来。我们先躲在洞内,等大军到来,再一起出去,外面还有不少瓦剌兵。”nbsp萧桓点头,目光落在赵安身上:“赵护卫,你突围三日,受苦了。待回京后,朕定要重赏你,追封卫峥与百名弟兄。”

    nbsp信号箭炸开后不久,谷口便传来激烈的厮杀声nbsp——nbsp是岳谦率京营士兵发起了佯攻。瓦剌兵果然中计,以为大军从谷侧进攻,纷纷朝着谷口跑去,龙隐洞附近的瓦剌兵只剩下寥寥数人。秦飞听到厮杀声,对萧桓道:“陛下,机会来了!我们趁现在瓦剌兵混乱,出去与大军汇合!”nbsp萧桓点头,在秦飞与赵安的搀扶下,走出龙隐洞。

    nbsp刚走出洞,便遇到三名瓦剌兵巡查过来。秦飞与赵安立刻拔出弯刀,迎了上去。秦飞身手矫健,一刀便砍倒一名瓦剌兵;赵安虽伤势未愈,却也凭着一股狠劲,刺穿了一名瓦剌兵的胸膛。第三名瓦剌兵见势不妙,转身想要逃跑,却被赶来的玄夜卫士兵一箭射中后背,倒在地上。

    nbsp朝着谷后方向走了约莫半里,便看到谢渊率大军赶来。谢渊见到萧桓,立刻翻身下马,跪拜道:“臣谢渊,救驾来迟,请陛下降罪!”nbsp萧桓扶起谢渊,眼中满是激动:“谢爱卿无罪,是朕拖累了大家。若不是谢爱卿、秦爱卿与赵护卫,朕今日恐难脱险。”nbsp谢渊起身,对身边的士兵道:“快,护送陛下回营,军医营已备好汤药与食物。”

    nbsp徐靖与张文在营中听到谷口的厮杀声,心中满是不安。徐靖悄悄问身边的亲兵:“外面怎么回事?是不是救援成功了?”nbsp亲兵摇了摇头:“不清楚,只听到厮杀声,没看到陛下回来。”nbsp张文则坐在帐内,双手合十,祈祷瓦剌能抓住萧桓,可他心中也明白,这恐怕只是奢望nbsp——nbsp信号箭已经升起,救援大概率成功了。

    nbsp萧桓在谢渊与秦飞的护送下,回到了军营。军医为他检查了身体,除了左臂的箭伤与些许擦伤,并无大碍。萧桓坐在营帐内,喝着温热的汤药,看着眼前的谢渊、秦飞与赵安,心中满是感慨nbsp——nbsp大吴有如此忠勇的将士,何惧瓦剌与内奸?他放下药碗,对谢渊道:“谢爱卿,徐靖与张文通敌之事,已有证据,待回京后,定要将他们绳之以法,为卫峥与百名弟兄报仇!”nbsp谢渊点头:“陛下放心,臣已将密信收好,待回京后,便交由刑部审讯,定不会让内奸逍遥法外!”

    nbsp次日清晨,谢渊率大军护送萧桓启程回京。赵安因伤势未愈,坐在马车上,陪在萧桓身边。萧桓看着窗外的景色,对赵安道:“赵护卫,你给朕讲讲,卫峥统领战死时的情景。”nbsp赵安眼中闪过一丝悲痛,缓缓道:“陛下,那日瓦剌兵重围,卫峥统领率弟兄们拼死抵抗,用身体挡住瓦剌的箭雨。他为了让臣突围,亲自断后,被瓦剌将领一刀刺穿胸膛,临死前,还喊着‘保护陛下,突围报信……”

    nbsp萧桓听到这里,泪水忍不住流下:“卫峥是朕的好兄弟,从朕还是太子时,便随侍在侧,如今却为朕战死,朕心中有愧啊!”nbsp赵安也跟着流泪:“陛下,卫峥统领说,能为陛下战死,是他的荣幸。弟兄们也都这么说,他们都心甘情愿护着陛下。”nbsp萧桓擦了擦眼泪,心中暗下决心:“回京后,朕定要追封卫峥为镇国将军,百名弟兄皆追封校尉,厚葬于忠烈祠旁,让他们的忠名流传后世。”

    nbsp徐靖与张文被玄夜卫押在队伍后面,两人脸色惨白,一言不发。徐靖悄悄对张文道:“若回京后谢渊拿出密信,我们便一口咬定是被陷害的,反正没有其他证据。”nbsp张文点头:“只能这样了。石崇还在外面,或许能想办法救我们。”nbsp可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不过是自欺欺人nbsp——nbsp密信上有石崇的字迹,赵安也能作证,他们通敌的罪行,恐怕难以抵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秦飞率玄夜卫在队伍前后巡逻,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他知道,瓦剌虽退,却可能在途中设伏,徐靖与张文的旧党也可能前来营救,必须确保陛下的安全。一名玄夜卫士兵悄悄对秦飞道:“指挥使,后面有两队不明身份的人马,跟了我们约莫半个时辰了。”nbsp秦飞点头:“知道了,密切监视,若他们有异动,立刻禀报。”

    nbsp队伍行至一处山谷,那两队不明身份的人马果然发起了袭击nbsp——nbsp是石崇派来的旧党成员,想要救出徐靖与张文。秦飞立刻率玄夜卫迎了上去,与旧党展开厮杀。旧党成员虽人数不少,却不敌玄夜卫的精锐,很快便被击溃,大部分被擒,少数逃脱。秦飞将被擒的旧党成员押到谢渊面前:“太保,这些都是石崇的旧党,想要营救徐靖与张文。”nbsp谢渊点头:“押起来,回京后一并审讯,彻查旧党余孽!”

    nbsp队伍继续前行,离京师越来越近。萧桓坐在马车上,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色,心中渐渐平静下来。他对谢渊道:“谢爱卿,回京后,先将徐靖与张文打入玄夜卫诏狱,由秦爱卿与刑部尚书马昂共同审讯,务必查清旧党的全部罪行,一网打尽。另外,赵护卫突围有功,封他为明威将军,赏黄金百两,良田千亩。”

    nbsp谢渊躬身应道:“臣遵旨。赵护卫忠勇,此赏实至名归。”nbsp赵安听到皇帝的封赏,连忙从马车上下来,跪拜道:“陛下,臣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受此重赏!若不是卫峥统领与弟兄们拼死掩护,臣也无法突围报信。这份功劳,该归于卫峥统领与弟兄们。”nbsp萧桓扶起他,语气坚定:“赵护卫,这是你应得的。卫峥与弟兄们的功劳,朕也不会忘,待回京后,便会追封。你若再推辞,便是不遵朕的旨意。”nbsp赵安只能点头:“臣遵旨,谢陛下恩典!”

    nbsp徐靖与张文看到赵安受封,心中更加嫉妒与恐惧。徐靖低声对张文道:“萧桓如此信任谢渊与秦飞,我们回京后,恐难有活路。不如趁现在混乱,再找机会逃跑?”nbsp张文摇头:“玄夜卫看得太紧,根本跑不了。只能盼着石崇能在外围制造混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们再趁机脱身。”nbsp可他们等了许久,也没看到石崇的人马,心中的希望渐渐破灭。

    nbsp秦飞来到谢渊身边,低声道:“太保,据玄夜卫密探禀报,石崇已率旧党逃往漠北,投靠瓦剌了。”nbsp谢渊点头:“知道了。石崇逃走也好,待我们肃清京师的旧党,再出兵漠北,将他与瓦剌一同剿灭。眼下最重要的,是护送陛下安全回京,稳定朝纲。”nbsp秦飞应道:“太保所言极是。臣已令玄夜卫提前回京,通知都督同知岳谦加强京师防务,防止旧党余孽作乱。”

    nbsp夕阳西下,队伍终于抵达京师安定门。城门大开,吏部尚书李嵩、户部尚书刘焕等朝臣早已在城门等候。见到萧桓,众臣纷纷跪拜:“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平安归来,实乃大吴之幸!”nbsp萧桓扶起众臣,语气沉重:“朕虽平安归来,却有百名亲卫战死,此乃朕之过。回京后,首要之事便是肃清内奸,追封忠烈,再议抵御瓦剌之策。”nbsp众臣齐声应和,簇拥着萧桓,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

    nbsp卷尾语

    nbsp大吴残兵报信之役,亲卫赵安负重伤、冒九死,突围传讯nbsp“帝困黑松谷”,终引谢渊、秦飞率援军救主。此讯之传,非仅赖赵安之忠,更显谢渊之明、秦飞之慎nbsp——nbsp力排徐靖、张文之阻,凭兵符勘验、伤痕核验辨真伪,借密信反制瓦剌,终护帝脱险。然徐靖、张文虽被押,石崇遁漠北投瓦剌,旧党余孽未清;瓦剌虽暂退,仍窥伺中原。赵安受封、忠烈待追,然内奸之审、边疆之防,尚需后续绸缪。此报信一事,虽毕,却为大吴朝堂涤荡污垢之始,待续笔详陈后续诸般。

    喜欢。

第646章 残躯报信破重围,忠勇能令日月辉[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