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5章 待来日重整朝纲靖四海,方慰那忠魂热血洒荒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nbsp《大吴边事录》有载:“瓦剌太师也先,性狡狠而多谋,善用兵且嗜杀,每临战事必求斩草除根,不留余孽。”nbsp德佑年间,也先率部寇边,志在擒获大吴天子以胁朝纲,遂于落马坡设伏布险。然天不遂其愿,伏兵虽锐,终未困住建康帝萧桓nbsp——nbsp乱局之中,帝携残部遁入东侧密林,踪迹倏然隐匿。

    nbsp也先闻之怒不可遏,掷弯刀于地,下死令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nbsp遂调全军分五路合围,火把连营数十里,搜山三日不休。然此搜捕非唯恃力之举,更藏庙堂诡谲之博弈:瓦剌军中潜有大吴旧党密探,或暗通消息引兵入歧路,或私置伪迹(如龙袍碎片、马蹄模印)混淆视听;彼辈既欲假也先之手擒帝,以博旧党夺权之功,又恐行迹败露遭瓦剌灭口、遭大吴清算,首鼠两端间,更添搜山之波折与凶险。

    nbsp今不涉前因、不论后果,唯详述此三日搜山之始末nbsp——nbsp或写瓦剌兵屠流民、焚草木之酷烈,或记密探弄巧、也先多疑之暗斗,以血肉细节揭搜捕之惨、人心之险,为后续谢渊、秦飞勘破奸邪、肃清朝纲,留此一证。

    nbsp京剧唱词?落马坡搜山两段

    nbsp第一段nbsp【瓦剌太师?也先(架子花脸)】

    nbsp三日搜山火照林哪!钢刀映月血痕深。

    nbsp漫山遍野皆兵影,不见萧桓急煞人!

    nbsp龙踪隐入烟霞里,只留寒骨伴风吟!

    nbsp若教那昏君逃性命,我这满腔怒气怎生津!

    nbsp第二段nbsp【大吴太保?谢渊(老生)】

    nbsp三日搜山恨未休,龙潜深渊虎仍游。

    nbsp瓦剌兵退心不死,内奸暗里弄阴谋。

    nbsp边疆烽火何时了,黎民涂炭泪空流。

    nbsp某定要勘破奸邪网,且待锋刃断仇雠!

    nbsp待来日重整朝纲靖四海,方慰那忠魂热血洒荒丘!

    nbsp落马坡主峰下的瓦剌中军大营,篝火熊熊燃烧,映得也先的脸明暗交错。他踞坐在虎皮椅上,手中摩挲着一柄镶嵌宝石的弯刀nbsp——nbsp那是元兴帝时期大吴赠给瓦剌的礼物,如今却成了他追杀大吴皇帝的凶器。帐内,瓦剌诸将垂首而立,大气不敢出,唯有帐外巡逻兵的脚步声与风吹篝火的噼啪声交织。“萧桓遁入东侧密林,”nbsp也先的声音低沉如雷,打破死寂,“传令下去,全军分五路搜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三日之内,若寻不到他,尔等皆提头来见!”

    nbsp副将巴图躬身领命,刚要转身,也先却抬手叫住他:“且慢。”nbsp也先目光扫过帐内,落在角落一名身着瓦剌服饰、却面生的士兵身上nbsp——nbsp那是镇刑司副提督石崇派来的密探王六,自称nbsp“熟悉落马坡地形”。“王六,”nbsp也先开口,语气带着审视,“你说你曾在落马坡为猎户,林中路径皆熟?”nbsp王六忙上前一步,躬身道:“回太师,小人确是此地猎户,后投瓦剌,林中每一条山道、每一处山洞,小人都了如指掌,愿为太师引路,捉拿萧桓。”

    nbsp也先盯着王六,眼中闪过一丝疑虑nbsp——nbsp此人虽一口本地口音,却无猎户常见的老茧,且腰间虽佩瓦剌短刀,内侧却隐约露出大吴官服的衣角。但此刻搜山要紧,也先暂压疑虑,冷声道:“好。你随巴图一路,若寻到萧桓踪迹,赏黄金百两;若敢欺瞒,定将你凌迟处死!”nbsp王六心中一紧,面上却依旧恭敬:“小人不敢欺瞒太师,定当尽心引路。”nbsp巴图瞥了王六一眼,虽觉此人异样,却也未多言nbsp——nbsp也先军令如山,延误搜捕,自己也担待不起。

    nbsp诸将领命散去,帐内只剩也先与亲卫。亲卫低声道:“太师,那王六形迹可疑,恐非真心投效,不如先将他拿下审问?”nbsp也先摇头,指尖敲击扶手:“此人若真是内奸,留着他,或许能引出更多大吴旧党;若只是普通猎户,杀之反倒误事。你派两人暗中监视他,若有异动,即刻禀报。”nbsp亲卫躬身应道:“是,太师。”nbsp也先望向帐外东侧密林的方向,眼中满是狠厉nbsp——nbsp萧桓若逃,不仅此次设伏功亏一篑,更会让大吴士气复振,他必须抓住萧桓,断了大吴的念想。

    nbsp夜半时分,瓦剌大军已集结完毕,五路兵马各持火把,如同五条火龙,朝着东侧密林进发。王六随巴图的第一路兵马走在最前,他刻意放慢脚步,目光在林间扫过nbsp——nbsp石崇曾交代,若萧桓遁入密林,需尽量拖延搜捕,为萧桓争取撤离时间,同时要误导瓦剌,让他们以为萧桓往西北方向逃去。他悄悄从怀中摸出一小块龙袍碎片nbsp——nbsp那是此前亲卫战死时掉落的,趁巴图不注意,将碎片扔向西北方向的草丛,再故作惊喜地喊道:“将军快看!这里有龙袍碎片!萧桓定是往西北逃了!”

    nbsp巴图见草丛中的龙袍碎片,眼中一亮,立刻下令:“全军转向西北,追!”nbsp瓦剌兵纷纷调转方向,朝着西北方向的密林奔去。王六跟在后面,心中暗自松了口气nbsp——nbsp西北方向多悬崖,瓦剌兵深入后定会被地形阻拦,如此便能拖延大半日。可他刚走几步,便感觉身后有人盯着自己,回头一看,是也先派来监视他的两名亲卫,正冷冷地看着他。王六心中一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鞋带,掩饰自己的慌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西北密林的山道愈发陡峭,路面布满碎石与荆棘,瓦剌兵行军速度渐渐放缓。一名瓦剌兵不慎滑倒,摔下山坡,惨叫声在林间回荡。巴图眉头紧锁,对王六道:“你不是说熟悉地形?为何此处如此险峻?”nbsp王六忙辩解:“将军有所不知,此处是落马坡‘断魂崖的侧路,平日里少有人走,萧桓定是慌不择路才往这边逃。您看,前面不远处有一处山洞,萧桓说不定藏在里面!”nbsp他指向远处一处被藤蔓遮挡的山洞,实则那是他早年为猎户时存放工具的地方,空无一人。

    nbsp巴图率部来到山洞前,下令士兵搜查。三名瓦剌兵手持火把,小心翼翼地钻进山洞,片刻后便出来禀报:“将军,山洞是空的,只有一些破旧的工具,没有任何人影。”nbsp巴图脸色一沉,看向王六:“你竟敢骗我!”nbsp王六忙跪下:“将军饶命!小人只是猜测萧桓可能在此,并非有意欺骗!或许……nbsp或许他已经从山洞另一侧的小路逃走了!”nbsp巴图冷哼一声,刚要下令将王六拿下,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nbsp——nbsp是第二路兵马的统领遣使来报,说在东北方向发现疑似萧桓的马蹄印。

    nbsp巴图暂时放下王六,率军赶往东北方向。王六跟在后面,心中暗自庆幸nbsp——nbsp幸好第二路兵马发现了马蹄印,否则自己今日恐难脱身。他不知道的是,那马蹄印是也先亲卫故意伪造的nbsp——nbsp也先虽未戳穿王六,却早已料到他可能会误导,故令亲卫在东北方向留下痕迹,既试探王六,也防止真的错过萧桓踪迹。两名监视王六的亲卫将此情景看在眼里,悄悄策马离开,去向也先禀报。

    nbsp东北方向的密林边缘,第二路兵马正围着几处马蹄印勘察。马蹄印尺寸较大,与萧桓坐骑nbsp“踏雪”nbsp的蹄铁痕迹相似,且印泥新鲜,显然是刚留下不久。统领见巴图赶来,忙道:“巴图将军,您看这马蹄印,定是萧桓的坐骑留下的!我们追不追?”nbsp巴图蹲下身,仔细查看马蹄印,却发现印泥中混有少量红土nbsp——nbsp落马坡东北方向的土壤多为黑土,红土只在西南方向才有,显然这马蹄印是伪造的。他心中一动,看向身后的王六,见王六眼神闪烁,便知是此人与伪造痕迹的人有所勾结。

    nbsp巴图不动声色,下令:“继续追!无论真假,都要查个水落石出!”nbsp瓦剌兵再次启程,朝着马蹄印延伸的方向奔去。王六见巴图未起疑心,心中稍安,却不知巴图已悄悄对身边的亲兵低语:“派人去禀报太师,王六形迹可疑,且东北方向的马蹄印是伪造的,恐有内奸作祟。”nbsp亲兵领命,策马消失在林间。王六跟在队伍中,总觉得巴图看自己的眼神不对劲,便故意落后几步,想要寻找机会再次误导,却被两名监视的亲卫死死盯住,根本无从下手。

    nbsp行至一处山谷,马蹄印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杂乱的脚印,似乎有人在此处换乘了马匹。巴图令士兵散开搜查,自己则与王六站在山谷中央。“王六,”nbsp巴图忽然开口,“你说你是本地猎户,可知这山谷叫什么名字?”nbsp王六心中一慌nbsp——nbsp他只知道落马坡的大致地形,却不知具体山谷的名称,只能胡乱答道:“回将军,此谷名为‘落马谷,因常有马匹在此失足而得名。”nbsp巴图冷笑一声:“胡说!此谷名为‘藏龙谷,是大吴永熙帝时期为狩猎所命名,本地猎户无人不知。你根本不是猎户!”

    nbsp王六脸色惨白,忙跪下求饶:“将军饶命!小人……nbsp小人确实不是猎户,是镇刑司副提督石崇大人派来的密探,奉命协助太师捉拿萧桓!”nbsp巴图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石崇?那为何要误导我们往西北方向走?”nbsp王六颤声道:“石崇大人说,萧桓身边仍有亲卫保护,若逼得太紧,恐会鱼死网破,不如先拖延时日,待萧桓粮草耗尽,再一举擒获。”nbsp巴图闻言,心中暗忖nbsp——nbsp石崇此举,究竟是为协助瓦剌,还是为放萧桓一条生路?他一时难以判断,只能下令将王六绑起来,待禀报也先后再做处置。

    nbsp就在此时,山谷西侧忽然传来厮杀声nbsp——nbsp是第三路兵马与一群大吴流民发生冲突。巴图率部赶去,只见数十名流民手持农具,与瓦剌兵拼死抵抗,口中喊着:“不许你们伤害陛下!”nbsp瓦剌兵早已杀红了眼,见流民反抗,便挥刀砍杀,流民很快便倒在血泊中。巴图在流民尸体中搜查,却未发现任何与萧桓有关的物品,只找到一块玄夜卫的令牌nbsp——nbsp令牌是伪造的,与此前陈伴伴留下的那枚一模一样。

    nbsp巴图将伪造令牌与王六一同押往也先的中军大营。也先见了令牌与被绑的王六,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石崇派你来,究竟是为擒萧桓,还是为放他?”nbsp也先盯着王六,语气冰冷。王六吓得浑身发抖:“太师饶命!小人真的不知道!石崇大人只让小人误导搜捕方向,拖延时日,其他的小人一概不知!”nbsp也先冷哼一声,对亲卫道:“将他押下去,严加看管,若有半句假话,便用刑!”nbsp亲卫领命,将王六拖了下去。也先看着手中的伪造令牌,心中暗忖:“大吴旧党果然与瓦剌勾结,且内部并非一条心,此事或许能为我所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搜山第二日清晨,也先亲自督阵,将五路兵马重新整合,改为三路,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搜山,西方向则派少量兵力监视nbsp——nbsp他断定萧桓若要撤离,必不会走西侧的断魂崖。巴图率东路兵马,手中拿着也先给他的密令:若再遇内奸误导,可先斩后奏。王六仍被绑在巴图的马后,由两名亲卫看管,也先此举,既是为了让王六继续引路,也是为了试探石崇的反应。

    nbsp东路兵马行至一处密林,王六忽然喊道:“将军,前面那片竹林后有一处山洞,萧桓很可能藏在里面!”nbsp巴图心中一动,令士兵先围住竹林,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兵,小心翼翼地靠近山洞。山洞入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巴图令一名亲兵先进去探查,亲兵刚走进去,便传来一声惨叫,随即没了动静。巴图大怒,下令放箭,箭雨射入山洞,却只听到箭枝落地的声响,没有任何人影。

    nbsp巴图率士兵冲入山洞,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那名亲兵的尸体,胸口插着一把大吴禁军的佩刀nbsp——nbsp显然是有人故意在此设伏,引瓦剌兵入内。王六见此情景,忙道:“将军,定是萧桓的亲卫在此埋伏,萧桓本人定已逃往别处!”nbsp巴图却不相信,他仔细勘察山洞,发现地面上有新鲜的苔藓被踩过的痕迹,痕迹朝着山洞深处延伸,而山洞深处竟有一条密道,通往另一侧的山坡。

    nbsp巴图率部从密道穿出,果然在山坡上发现了几处新鲜的脚印,脚印朝着东南方向延伸nbsp——nbsp东南方向是大吴宣府卫的防区,萧桓若逃到那里,便安全了。巴图心中一急,下令全速追击。王六跟在后面,见巴图识破密道,心中慌乱,便故意装作脚崴,摔倒在地,想要拖延时间。巴图见状,冷哼一声,令亲兵将王六架起来,继续赶路nbsp——nbsp他知道,再拖延下去,萧桓便真的要逃了。

    nbsp东南方向的山道上,瓦剌兵追得越来越紧,脚印也越来越清晰。忽然,前方出现了一名身着龙袍的人影,正朝着宣府卫的方向奔去。“萧桓!”nbsp巴图大喊一声,率部加速追击。可就在快要追上时,那人影忽然转身,竟是一名大吴禁军士兵,手中拿着一把火把,朝着身边的干草堆扔去nbsp——nbsp干草堆瞬间燃起大火,挡住了瓦剌兵的去路。那士兵高声喊道:“陛下早已安全撤离,尔等休想追上!”nbsp说完,便拔剑自刎。

    nbsp大火熊熊燃烧,浓烟滚滚,瓦剌兵一时无法前进。巴图看着燃烧的干草堆,又看了看自刎的禁军士兵,心中又怒又急nbsp——nbsp这显然是萧桓的调虎离山之计,真正的萧桓,恐怕早已从其他方向逃走了。他下令士兵灭火,同时对王六道:“你说你熟悉地形,除了东南方向,萧桓还可能从哪个方向逃走?”nbsp王六见计谋被识破,只能如实答道:“西南方向虽有断魂崖,但崖下有一条小路,可通往大吴的废弃驿站,萧桓或许会从那里走。”

    nbsp巴图率部灭火后,立刻转向西南方向。此时,也先派来的信使赶到,说西路兵马在断魂崖下发现了疑似萧桓的龙袍碎片,令巴图速去支援。巴图心中一喜,加快速度,赶往断魂崖。王六跟在后面,心中暗自祈祷nbsp——nbsp石崇曾说,废弃驿站附近有大吴

第645章 待来日重整朝纲靖四海,方慰那忠魂热血洒荒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