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夜雪操戈声震野,誓教胡骑不敢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二队练nbsp“火器术”,由神机营旧将吴能指导,学习使用火炮、火箭nbsp——nbsp吴能曾在大同卫用火炮轰退过瓦剌骑兵,熟悉火器的保养和操作;
nbsp三队练nbsp“联防术”,由谢渊亲自督练,模拟京师九门的地形,练习城门间的互相支援nbsp——nbsp若一门遇袭,其他城门如何快速调兵、如何传递信号、如何截断敌军后路,都要反复演练。
nbsp操练的第一天,就出了意外。练火器的兵卒刚点燃一门火炮,炮膛突然nbsp“轰隆”nbsp一声炸了,滚烫的铁屑溅到两个兵卒的胳膊上,瞬间起了水泡。兵卒们吓得纷纷往后退,有的甚至扔了手里的火折子,脸上满是恐慌。
nbsp谢渊立刻冲过去,蹲在受伤的兵卒面前,让人找来干净的布条和草药,亲自给他们包扎。“别怕,只是皮外伤,”nbsp谢渊的声音很稳,安抚着受伤的兵卒,“是炮膛里的铁锈太多,没清理干净,才会炸膛。”nbsp他让人把炸坏的火炮抬过来,当着所有兵卒的面,用铁丝仔细清理炮膛里的铁锈:“以后每次练火器前,都要像这样清理炮膛,检查火药的干湿,咱们练火器是为了杀敌,不是为了伤自己人!”
nbsp他又让人去工部传话,调来了新的火药、箭簇和保养火器的工具,还请了工部的铁匠来营中,教兵卒们如何保养火炮、如何判断火药是否能用。受伤的兵卒躺在帐中,谢渊亲自给他们送药、喂饭,说:“委屈你们了,等伤好了,咱们再一起练,一定把火器练熟。”nbsp兵卒们看着谢渊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感动nbsp——nbsp他们从军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样关心普通兵卒的将领。
nbsp孙伦的同党、户部主事李开,得知孙伦被拘的消息后,心里像揣了只乱撞的兔子,日夜不安。他知道自己去年分了孙伦吞的五千两军饷,还帮孙伦私改京营粮册,把nbsp“京营月需粮三千石”nbsp改成nbsp“两千五百石”,克扣的五百石粮都运到了自己的城郊私仓。若谢渊继续查下去,迟早会查到他头上。
nbsp李开思来想去,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写了封奏疏,诬告谢渊nbsp“苛待兵卒,每日只给稀粥充饥;滥用军饷,将火器专款挪作私用”,还伪造了几个nbsp“京营兵卒”nbsp的签名,递到了内阁。内阁首辅李东阳看着奏疏,心里立刻起了疑nbsp——nbsp谢渊刚在京营立誓与兵卒同甘共苦,怎么会苛待兵卒?而且李开是李谟的侄子,与孙伦往来密切,他的话未必可信。
nbsp李东阳让人把奏疏送到京营,交给谢渊。谢渊看着奏疏上的诬告之词,心里冷笑nbsp——nbsp李开这是想借诬告转移视线,掩盖自己贪腐的事实。他立刻让人去查李开的底细,玄夜卫的密报很快递了回来:李开不仅分了孙伦的军饷,还与李谟旧党有书信往来,私仓里还藏着克扣的五千石京营军粮。
nbsp谢渊带着玄夜卫卒,亲自去了李开的城郊私仓。私仓的门被锁得严实,玄夜卫卒砸开门后,里面的景象让人大吃一惊nbsp——nbsp五千石粮整齐地堆在仓里,粮袋上还印着nbsp“京营军粮”nbsp的字样。李开被玄夜卫卒从家中押来,看着满仓的军粮,脸色瞬间惨白:“我...nbsp我不是故意的,是孙伦逼我的...”
nbsp“逼你?”nbsp谢渊走到他面前,手里拿着他与李谟旧党的密信,“你在密信里说‘京营粮少,兵卒必乱,可趁机助瓦剌破城,这也是孙伦逼你的?李开,你身为户部主事,掌管粮饷,却克扣兵卒的救命粮,还想通敌乱国,你对得起身上的官服吗?对得起那些饿着肚子也要守城的兵卒吗?”
nbsp李开nbsp“扑通”nbsp跪在地上,抱着谢渊的腿哭着求饶:“谢侍郎,我错了!我不该诬告你,不该克扣军粮!求您饶我一命,我愿把私仓的粮都捐出来,充作京营军饷!”nbsp谢渊却摇了摇头,声音平静却带着威严:“你犯的是通敌、贪腐之罪,按大吴律,当斩立决。我饶不了你,陛下也饶不了你。”
nbsp随着孙伦、李开等人的伏法,京营的风气渐渐变了。玄夜卫监督军饷发放,兵卒们的饷银足额到手,伙房里的稀粥变成了掺着麦粉的干饭,菜里也有了油星,偶尔还能吃到肉。兵卒们操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天天不亮,营中就响起了操练的口号声,连寒风都挡不住他们的热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谢渊每天比兵卒起得还早,陪着他们一起操练:练补垣术时,他亲自搬砖石、和灰浆,手上磨出了血泡也不歇;练火器术时,他亲自点火炮、递箭簇,脸上沾了火药灰也不在意;练联防术时,他假装nbsp“瓦剌兵”,带着一队兵卒模拟攻城,让守城的兵卒熟悉应对之法。
nbsp有一次,练联防术到深夜,雪下得很大,鹅毛大的雪片把营中的灯火都遮得模糊了。谢渊看着冻得嘴唇发紫的兵卒,让人在营中支起大锅,煮了热汤,里面放了姜片和葱花,分给每个兵卒一碗。兵卒周小五捧着热汤碗,眼泪掉进汤里:“谢侍郎,跟着您,我们心里踏实!就算瓦剌真的来了,我们也不怕,一定能守住京师!”
nbsp谢渊拍了拍他的肩膀,汤碗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睛:“好弟兄,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守不住的城,没有打不赢的仗!”nbsp他看着眼前的兵卒们,有的年轻,有的苍老,却都有着同样坚定的眼神nbsp——nbsp那是守护家园的眼神,是宁死不退的眼神。
nbsp德佑十五年正月初三,玄夜卫的密报递到了御书房。萧桓看着密报上nbsp“京营锐士七千,操练刻苦,士气高昂,可堪一战”nbsp的字样,笑着对内阁首辅李东阳说:“谢渊果然没让朕失望!朕就知道,他能把京营练出来nbsp——nbsp有这样的将领,有这样的兵卒,京师可安了。”
nbsp李东阳躬身道:“陛下慧眼识才,谢侍郎不仅练兵有方,还能肃清贪腐,除去内奸,实乃大吴之幸。如今京营已成劲旅,九边援兵也陆续抵达,瓦剌必不敢再犯京师。”nbsp萧桓点头,让人传旨:“正月初十,让京营举行大规模操练,模拟瓦剌攻城,朕要亲自去看看。”
nbsp正月初十的清晨,阳光格外明亮,雪地上泛着耀眼的光。京营的兵卒们列阵在西直门外,模拟京师守城的场景:西直门城楼上插着大吴的旗帜,城楼下挖了陷马坑、埋了拒马桩,补垣队、火器队、联防队各司其职,严阵以待。
nbsp谢渊站在城楼上,手里拿着令旗,目光扫过阵前:“都准备好了吗?”nbsp城下的兵卒们齐声喊道:“准备好了!”nbsp谢渊挥动令旗:“开始!”nbsp随着一声令下,扮演nbsp“瓦剌兵”nbsp的兵卒们举着云梯,冲向城墙,喊杀声震得地都在颤。
nbsp“火器队,瞄准‘瓦剌骑兵!”nbsp谢渊高声下令。城楼上的火炮nbsp“轰隆”nbsp作响,“瓦剌骑兵”nbsp纷纷倒地;“补垣队,快把城墙的‘缺口补上!”nbsp几个兵卒抬着砖石,迅速堵住城墙的模拟缺口;“联防队,从北门调兵支援!”nbsp一队兵卒拿着刀枪,快速从侧路包抄,截断了nbsp“瓦剌兵”nbsp的后路。
nbsp整个操练过程,兵卒们配合默契,动作迅速,没有丝毫慌乱。萧桓站在远处的观礼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满意地点头:“好!好!谢渊,京营能有今日,都是你的功劳!朕封你为兵部尚书,继续总领京营和九边军务nbsp——nbsp京师的安危,就交给你了!”
nbsp谢渊从城楼上走下来,躬身谢恩:“陛下放心,臣定不负圣望,死守京师,护大吴宗庙、百姓周全!”nbsp兵卒们听到谢渊升为兵部尚书的消息,纷纷欢呼起来,声音传遍了西直门,连远处的百姓都跟着鼓掌叫好。
nbsp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京营的兵卒们难得休息一天。谢渊让人在营中挂起了灯笼,煮了元宵,和兵卒们一起过节。老卒赵勇拿着一碗元宵,走到谢渊面前:“侍郎,不,尚书大人,去年的元宵节,咱们还在吃掺沙子的稀粥,今年就能吃元宵了nbsp——nbsp都是托您的福啊!”
nbsp谢渊接过元宵,笑着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咱们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孙伦、李开这些贪官被除了,军饷、粮饷足额了,咱们才能安心练兵,才能过个好节。”nbsp他看着营中热闹的景象,灯笼的光映在兵卒们的笑脸上,心里突然想起了父亲谢承宗nbsp——nbsp父亲当年为了护边粮,死在瓦剌游骑的刀下,就是为了让边地的兵卒能有粮吃,让百姓能安稳生活。
nbsp“爹,”nbsp谢渊在心里默念,“您放心,儿子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儿子正在守住京师,守住您用命护着的大吴百姓。”nbsp远处的京师城里,百姓们也在过元宵,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半个夜空。谢渊知道,这安宁的景象,是无数像父亲一样的忠魂用命换来的,他必须守住这份安宁。
nbsp正月廿的清晨,玄夜卫卒从通州传来消息:瓦剌太师也先见京营操练严格,士气高昂,又得知大吴九边援兵已陆续抵达京师,自己的粮草补给线也被大同卫兵截断,终于决定退师,带着五万骑往漠北而去。
nbsp谢渊站在京营的辕门上,看着远处通州方向的尘烟渐渐散去,心里却没有丝毫放松nbsp——nbsp瓦剌虽然退了,但他们还在漠北,只要大吴的边防稍有松懈,他们随时可能再来。他转身对身后的兵卒们说:“弟兄们,瓦剌退了,但咱们不能放松操练!只要咱们时刻准备着,就能永远守住京师,永远守护咱们的家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兵卒们齐声喊道:“愿随谢尚书死守京师!”nbsp声音震得辕门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在晨光中像一场洁白的雨。谢渊看着眼前的兵卒们,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心里突然踏实起来nbsp——nbsp只要君臣一心、官民同心,只要还有这样愿意用命守土的兵卒,大吴的江山就永远不会倒。
nbsp片尾
nbsp德佑十五年正月廿五,萧桓下旨:京营都指挥使孙伦、户部主事李开,以nbsp“贪腐吞饷、通敌乱营”nbsp罪斩立决,曝首京营辕门三日,以儆效尤;京营锐士七千正式编入nbsp“京师守御营”,谢渊任总兵官,总领京师九门防务;玄夜卫设nbsp“京营巡防千户所”,专司京营内奸清查、军饷监督、操练考核,凡京营事务,皆需玄夜卫与兵部共同核查,以防贪腐之事再起。
nbsp同日,通州的瓦剌兵全部退离,返回漠北,京师之危彻底解除。京师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提着元宵、馒头、热汤,送到京营,慰问守城的兵卒。老妪张阿公捧着刚蒸好的馒头,塞给兵卒周小五:“好孩子,辛苦你们了,吃个馒头,暖暖心。”
nbsp谢渊站在京营辕门,看着百姓们的笑脸,看着兵卒们与百姓们互相问候的场景,心里满是感动。他知道,这就是他守护的意义nbsp——nbsp守护这份官民同心的温暖,守护这片江山的安宁。
nbsp卷尾
nbsp《大吴史?兵志》载:“德佑十五年正月,谢渊整饬京营,清冒名者七千余,除贪腐将领孙伦、李开等,选锐士七千,分练补垣、火器、联防之术,京营遂成劲旅。瓦剌闻之,退师漠北。帝萧桓嘉渊功,升兵部尚书,总领九边及京师军务。”
nbsp《玄夜卫档?防务录》补:“京营整饬后,玄夜卫将‘京营巡防制刊印成册,颁行九边各镇,令边将效仿清查贪腐、整饬军纪。德佑十五年春,九边各镇皆清出冒名兵卒、贪腐将领,边军战斗力大幅提升。至德佑十八年,瓦剌再不敢犯大吴边境,京师及九边皆安。”
喜欢。
第592章 夜雪操戈声震野,誓教胡骑不敢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