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零花钱记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那个年代的馒头特别香,哪怕蒸的发黄的馒头也没影响口感,不知道是饿的,还是那个年代的馒头确实香,不过现在的馒头也好吃,只不过小时候馒头可以单吃,不用任何配菜和汤菜,现在的馒头好吃,但一定要有凉菜和烫菜混着吃,才能吃完,光吃一个馒头还是难下咽的,尽管米云在深圳饿了一年,一年天天靠支付宝红包免费领两个馒头吃,但光吃馒头还是吃不动,还是要搭配酱菜和辣条一起吃,才能下咽,还要喝两元一碗的豆腐花,才能勉强吃完一个馒头。
nbsp属于米云的零花钱真正出现要在米云高中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近三年五年就不说了,移动支付的便捷基本上取代了纸币硬币现金交易,近三五年基本上就不谈零花钱了,五年以前还是有零花钱的地位的。
nbsp五年前的零花钱都是纸币和硬币交易,总会剩下一点零钱,米云储蓄零钱来源于高中,有一毛两毛五毛的纸币,也有一毛五毛的硬币,日积月累,总是能存下不少的零花钱,几年下来,纸币几百张,硬币几百个也不在话下,高中三年存了几袋硬币和纸钱,大学四年如此,毕业十五年中也是如此,只要现金交易就会产生零钱,米云没有特意放存钱罐,都是放在袋子里,大学以前是小额度的零钱,大学开始,会存上一块钱和五毛钱的硬币,一直到工作的十五年中都是如此,这个习惯持续了近二十年,后来老弟也受影响,也有存零钱的习惯,女儿也受了一点影响,也喜欢存零钱。
nbsp米云也不记得家里存了多少袋零钱,现在还能看到几袋,nbsp女儿还拿走了几袋零钱包,零钱包里的零钱都是硬币和纸币,还有点沉,有个几斤重,老家都有零钱包几袋,只不过可能中途遗失过几袋,丢的就是高中和大学阶段的零花钱,可能是小偷偷走,还是其他原因的丢失,现在不纠结于丢失的原因,只是零钱的储蓄方式越来越少了,尤其近几年移动支付方式的改变,现金交易机会越来越少,以后存零钱的机会就更少了,纸币和硬币持有的人就更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米云敢说现在和将来,家里持有硬币和纸币的家庭只会越来越少,像米云随便翻出几百枚硬币的家庭不多,只有80后以前出生的家庭可能还有,以后的九零后和零零后不可能大规模持有硬币等零花钱。
nbsp其实硬币持有者都是年长的家庭,除了硬币,还有软压钱,就是以前踢毽子的硬币,还有以前的铜钱,康乾咸丰等硬币,还有更古老的铜币,老一辈收藏硬币的作用就是用来陪葬,下葬棺材的时候会丢硬币和铜钱,还是大量的硬币和铜钱,纸钱也有,米云见过无数会下葬场景,米云母亲的八姊妹中,只有大姨爱收藏硬币和铜钱,还有老钱,米云大学以前就听说收藏了几个皮箱了,不清楚是否夸大其词,至少一皮箱是少不了,米云喜欢存零钱是不是受大姨的影响也不清楚。
nbsp米云来县城读高中的三年基本上是借住于大姨家,小姨家也住过一段时间,一学期一回家,有了零钱就存在书包里,初中存不下零钱可能是钱少,还有丢失的原因,初中三年的时候,放在书包里面的零钱总是不翼而飞,丢失过几次零钱后,就没有储蓄零钱的心思了,有多少花多少,有机会就买个馒头犒劳自己,改善生活,没必要存钱,也存不住,不知道谁拿走了书包里的零钱,书包又不能上锁。主要还是钱少,剩不下多少零钱,没钱吃馒头,晚上趁着天黑人多的时候,还会顺走一小袋鱼皮花生,当时几个小伙伴都有,都是穷人,米云也跟着学了几次,就是胆子小,不敢偷太多吃的。
nbsp米云记得初中三年的几个同学比较厉害,还有学长也比较厉害,几个同学教米云晚上怎么趁着人多偷吃的,又不被左右人发现,米云真的成功了几回,还不被老板和左右的同学发现,装着选商品买东西付钱,悄悄的拿东西放在口袋,然后悄悄的退出人群,只不过米云佩服的是,他们白天也敢偷商品。
nbsp米云白天只敢野外偷个橘子桃子,白天最多打个掩护,不敢下手,白天有次周末回家,米云亲眼目睹一个同学拿走五卷钓鱼线,米云真的服了,同行的四五人,他们都是人才,米云比较废,不敢偷拿,他们偷拿不会被店家和左右蜂蛹的人群发现。
nbsp米云记得初二上政治课的时候看了一本武侠小说,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图书,上课看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被老师当场抓包,然后当场没收了,当时已搬出村子的学长听说后,主动说帮米云想办法,在学校外面的文化书店偷一本回来,帮米云还回图书馆,当时没有手机通讯设备,也不知道怎么联系的。
nbsp只记得一个中午,同村的学长玩伴带着米云翻墙出去偷书,米云帮学长打掩护,然后从校门口的文化书店偷了一本相同的书给米云,然后米云还了回去,那个初中政治老师的老婆还在学校卖过菜,和米云第二个居住十年的同一个村子,米云念大一的时候,初中政治老师两夫妇还来米云家吃了一顿饭,还给了米云两百大洋,大概是2005年以前的事,人生就是这样的精彩,老师可能记不住他们的几万学生,米云因为特殊情况记住了他们。
nbsp乡镇中小学教师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以前联校领导独立管理小学教师,米云上高中的时候,乡镇校领导合并,初中领导统一管理中小学教师,一来二去,开几次会就熟悉了,母亲四十多年的教师生涯,最后十几年年年评优秀教师,还上台发言过几次,一来二去,初中教师可能就认识了小学教师了,可能还有其它老师牵线搭桥,也就有了那次老师来米云家吃饭的那一次,那个政治老师高度近视眼,厚厚的眼镜,绝对一千度以上,六年以后想见,米云也就一眼能认出来,也就有一次同桌吃饭的缘分,这就是人生的奇妙,世上总有好人好事,没有好坏的绝对标准。
nbsp米云课堂上被没收书籍的时候还是比较生气的,因为要还书,老师收走后又不给米云,米云肯定也暗恨过一段时间,后来学长在校外帮米云偷了一本书还回来才得以解决,然后六年以后,初中老师可能听说过母亲的事,平时教书,周末两天耕种五六亩田地,一个人比较辛苦,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同村的老师可能在别人的牵线中来了米云家,吃了一顿饭,还送了两百大洋的爱心,人的缘分太奇妙,可能一生就那么一次同桌吃饭的故事。
nbsp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话,总是有道理的,几千年来太多的人生哲理,但行好事,不问前程,吃亏是福,因果循环,不能说全是迷信,父母都是善良的人,都是以德报怨的人,总会无私回报社会,从记事起,米云就知道,米云父母总是给别人饭菜吃,进门讨饭菜的人,米云母亲总是提供一些剩饭剩菜,或者请村里的类似五保户来帮忙干农活,提供几顿饭菜,甚至有几年过年吃团年饭的时候都宴请过来吃团圆饭,米云还能记住几次。
nbsp人生如梦,人生百年,太多的人和事,太多的遗憾,太多的缘分,缘起缘灭,米云是不会执着过去的,也许错过,失望过,但不后悔做过的事,无愧于心,做好人,做好事,绝对不会错,自有福报,米云几十年来能顺风顺水,一定有祖先和父母的福报,米云才能逢凶化吉,不至于被彻底打倒,总能绝处逢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米云也只会做好人,做好事,传承下去,权当为子女积累福报,近期的禁酒令,父亲高中同学的五十周年同学聚会取消了,筹备了几个月,就剩十几天突然不得已取消,退休十年的官商也要避嫌,当今时代生活就是如此,有太多的不平事,世事艰难,志向难遂,光明总会多于黑暗,愿世界和平美好,总有一天,世界会迎来公平公正和谐的一天,只不过可能需要无数代的努力才能促成,只能等子孙后代告知了。
nbsp米云这一代估计难实现大同社会了,大公无私公平公正和无天灾人祸的时代还要无数代人的努力,米云眼下的愿望就是尽快发点小财,结束半年的啃老日子,早点出去找份工作,能力越大,就多为社会做贡献,能力小,就自给自足,过完安稳平淡的一生。
nbsp米云现在精神压力山大,不敢随便出门,全家都是拿固定工资的,就米云一个人全职投资的小散,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父母兄弟都有稳定的固定工资,虽然不需要他们贴补米云,孩子无能,总会令父母蒙羞,也是个人的悲哀,个人不成功,很难交代,读了那么多书,胸中满腹韬略,不回报社会也是浪费了,社会或许从来不缺人才,人人都能做事,只不过命运不同,不能人尽其才,米云还是希望有生之年,做个有用的人,多为这个社会做点贡献,希望自己能打破阶层,开创历史。
喜欢。
第214章 零花钱记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