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赳赳大秦,做我打工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4 麻匪[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   “人心?”

    “没错,就是人心。你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就比如我,你想让我剿灭麻匪,可什么都没有许诺,一没钱,二没人,只凭着一张嘴,就让我出生入死,凭什么?”黄贺问道。

    杨巅峰说道:“你为民除害,除暴安良,老百姓都念你的好,给你立碑、建生祠这还不够嘛?”

    黄贺嗤笑一声,“这算什么?这算什么?你以为这种虚头巴脑的东西能打动谁?当然了,如果是徐长卿那样的愣头青,的确可能被你说动,可我不是徐长卿,你也不应该用对付愣头青的方法来对付我。”

    “你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找来一大群老百姓,就想给我施压?”

    杨巅峰也是选错了人。

    如果黄贺真是这个时代的,哪怕他遇到的是项羽,他的计策都能够奏效。

    可惜黄贺不是项羽。

    如果硬要给黄贺找个模板,应该是弱化版的刘邦。

    刘邦何许人也?

    记得有个人说过“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他称赞刘邦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为什么说黄贺是弱化版的刘邦,这就要从黄贺跟刘邦的出身来对比。

    相比于长在新世界的黄贺,刘邦的童年显然没有那么幸福。

    吃的穿的都不行,而且刘家有四个儿子,他排行老三,这孩子一多,受到的宠爱就少了。

    所以刘邦混到了四十多岁,还只是个亭长。

    当然亭长在普通人眼中,已经不算是个小官。

    但跟咸阳的那些内史、丞相比起来,亭长连只小蚂蚁都算不上。

    刘邦可以说是真正的平民子弟,见惯了人世间的疾苦,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所以最后才能赢得民心,夺取天下。

    黄贺欠缺的就是刘邦的历练和见识。

    有些时候,不是家世好、出身高贵就一定能赢,譬如项羽,楚国贵族的后裔,祖父项燕,叔父项梁,那都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可在跟刘邦的楚汉争霸中,却被一个发迹于乡野的亭长给打败了。

    杨巅峰望着黄贺,心中升起一种无力感。

    这种无力感就像是面对着一个智商、情商、能力各方面都要碾压自己的存在,而自己提不起丝毫的反抗之心。

    这种压迫感,比在钱文良面前更甚。

    杨巅峰摇头道:“难道我东大里的村民,就要惨死在麻匪的铁蹄之下?老朽无力回天啊。”

    杨巅峰始终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即便担任了田典,可他一辈子都没走出过乌氏县,在见识上就有局限。

    “你有没有考虑过,搬迁到其他地方?”黄贺动起了歪心思。

    东大里的里民不多,只有五六百人,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我知道一个好去处,距离此地不远。”

    杨巅峰问道:“什么地方?”

    “骊山,了解一下!”黄贺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划了几下,“你看啊,这是乌氏县,也就是咱们所在的地方,这里是咸阳,这里就是骊山。”

    “你们可以沿着这条道,一直走,等翻过鸡头山,越过泾水、郑国渠,就到了。”

    “……”杨巅峰沉默了一会,他脸上的肌肉不停抽搐着,“这得走到什么时候?”

    黄贺也觉得有些不切实际了。

    古代没有车马的情况下,想要长途跋涉几百公里,还要拖家带口,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也会掉队、减员。

    更别说一群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百里地的农民。

    估计真要靠两条腿走路,走到半道上,这东大里的里民就得死一半。

    黄贺摇摇头,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这条计策不行,你们可以向乌氏县求助啊。”黄贺说道,“我听说你们乌氏县有个叫乌氏倮的,在此地盘踞百年,是你们乌氏县的第一大势力,你怎么不去找他?”

    杨巅峰脸色更难看了,“乌氏倮那种大户人家,怎么会看得上咱们这些升斗小民?更别说整个六盘山的麻匪,其实都是乌氏倮下面的人。”

    “在乌氏县,想要当麻匪,没有乌家点头,根本不可能立足。”

    俗话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黄贺以前只以为乌氏倮涉及畜牧业,没想到在黑道方面也有一腿。

    “这么说来,自己这次遭袭,跟他们乌家也脱不了干系!”黄贺的目光一凝,恶狠狠的想到,“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命都差点丢了,正愁找不到正主。”

384 麻匪[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