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系统不正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元人更会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民窑彷官窑瓷器,底足涂有酱黄釉,以显示铁足。

    釉色天青偏蓝,纹线显示浅黄色,以显示“金丝”的效果。

    开片纹或者比较密集,或者比较稀疏,一些纹片呈现不规则的密集细毛状。

    接下来就到了元代,而元代的人好像更会玩,他们把琮式瓶玩出了新花样!

    我们现在买东西的时候,总是希望商家能够赠送一些小礼品。

    比如买电脑会要求送鼠标、电脑包之类的配件。

    这样就会有一种获得实惠的感觉,不过,这种1+N的赠品策略,可不是现代商家的促销手段。

    有一件元代的瓷器,就像我们展示了700多年前的陶瓷产生者,是怎样实现器物买一赠一的。

    这是一件元代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和普通的琮式瓶造型不同,它是琮式瓶主体和下半部分底座共同构成的

    如果只看琮式瓶的主体部分,我们很熟悉了,它是来自远古的造型“琮”。

    琮是上三代的礼器,到了宋代,商周时期的礼器形象,以另一种方式重现的往日的荣光。

    现在我们一般称为,宋代的复古运动。

    宋人追慕三代的礼法,并对那个时期的器物有着狂热的追求。

    他们不光喜欢收藏商周战国的古董,还用他们最擅长的材质——瓷。

    他们用瓷复活了那些古老神秘,又具有威严的礼器。

    琮就是其中的一种,以龙泉窑生产的居多。

    到了宋代,它已经不像《周礼》中那样,有严格的使用规定,而是发展了新用途,陈设、插花皆可。

    不过,到了元代,琮式瓶的造型又有了新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琮式瓶放置在底座上的效果。

    就像今天赏石,会给它配一个木质底座一样。

    只不过这种琮式瓶,是将底座用泥凋刻好烧成的。

    有些是活动的,可随意取下来的。

    有些是与器物直接上釉烧在了一起,成了“连体装”。

    这样一种器物与底座组合,成为一个新造型的,除了龙泉窑生产,在同时期的影青、元青花上也能找到。

    主题器物和底座形式多种多样,多为梅瓶、香炉一类。

    而底座的形式,明显为家具样式。

    有的像圆形坐凳,通常做成束腰四腿,或六腿外翻马蹄。

    这样形成?酌攀剑?呱匣嶙笆稳缫庠莆啤

    托泥下有如意头式四短足或六短足。

    束腰、马蹄、壶门、托泥,都是我国传统家具中的结构部件。

    像是元代的琮式瓶,因是较为特殊的方形器,下接的底座也类似是方形家具的组合。

    而这些我们都能在宋至元时期的家具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很明显,这类“连体装”造型,并非臆造。

    而是当时现实生活,使用场景的一种体现。

    现在可以大胆猜测,这时候一些香炉、梅瓶、琮式瓶,会配合木质的家具底座使用。

    比如,齐鲁高唐金代虞寅墓壁画中绘有盆架。

    冯道真墓,还出土了盆架的实物,证明当时施釉这样的使用习惯的,而且造型结构也十分相近。

    在这样的使用习惯下,聪明的瓷器制造者,在制作器物的时候,就将底座与原器皿相结合,以一种联合体的新面貌出现。

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元人更会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