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系统不正经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九层妖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件玉溪窑的青花玉壶春瓶,高25.口径6.足径9.

    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通体施青黄釉,外壁以青花绘蕉叶、莲瓣、鱼藻纹。

    元代玉溪窑的青花,与景镇的青花风格明显不同。

    玉溪窑青花器相比景镇的青花,还是差了点。

    比如玉溪窑青花的胎质酥松,釉色泛黄,青花色调灰暗,釉面玻璃质感很强。

    当然,有劣势,也会有有点。

    比如此瓶的青花色泽,虽不如景镇青花,但绘画技法自然流畅,寥寥数笔即将纹饰表现得生动。

    只是这一点,就表现出一定的活泼艺术效果。

    这也充分反映出,元代我国边疆地区制瓷业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精湛的技法。

    这一件玉壶春瓶工艺虽然不算最好,但是少见,能够得到也算是意外之喜。

    翻翻看看,最后陈文哲居然还找出来了四件真品。

    其中两件是龙泉窑的瓷器,另外两件居然是釉里红瓷器。

    龙泉窑的瓷器,陈文哲彷的很多,但是真品,他还真没有获得过一件。

    眼前照片上的这一件是龙泉窑印龙纹青釉盘,高7.口径42.足径2

    盘敞口,浅腹,坦底,圈足。

    里外施青釉,底部无釉,露胎处呈火石红色。

    盘心模印云龙纹,内壁刻划花纹。

    此盘器形较大,胎体厚重,釉呈青黄色。

    在较厚的釉层下,模印的云龙纹清晰可见。

    据此表明,这是元代龙泉窑青瓷的典型器。

    龙泉窑青瓷自宋代发展到元代,虽然烧造地区扩大且产量巨增,但已无法烧出南宋时期的梅子青色。

    为弥补青瓷呈色的不足,元代龙泉窑青瓷常采用模印、贴塑、镂凋等工艺手段作装饰,以追求图桉美和造型美。

    除了这一件之外,另外一件是龙泉窑青釉净瓶。

    这件元代的净瓶,高48.口径7.

    净瓶直口,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近足处微外撇,圈足。

    颈下部有轮状出沿,内外施粉青色釉,釉面匀净。

    这种俗称净瓶的器物,实际上是属于「军持」的一种。

    这种东西本为印三民族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具,后来被佛教徒赋予宗教涵义。

    【鉴于大环境如此,

    主要用于贮水,以备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

    军持大致上可分为两口和单口两种类型,质地有陶瓷、金属等。

    瓷质单口军持,从五代至清代皆有烧造。

    其基本特征是小口,长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圈足,颈部有轮状出沿。

    元代江浙龙泉窑烧造的这种青釉净瓶,因其外形像个「吉」字,因此人们常称之为「吉字瓶」。

    元代龙泉窑青釉净瓶发现不少,但像这件净瓶这样体大且釉色精美者殊为少见。

    其实在古代,这样的军持在西北方的佛教之中更加盛行。

    其中最出名的一件军持,应该是出自九层妖塔的黄金净瓶。

    那只瓶子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圆圆的肚子上的那种弧度。

   

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九层妖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