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福气满满,农家媳妇美食致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3章 长秋番外——国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r/>    “我喜欢牡丹图,做个团扇绝对好看!”

    “这些绣画拿去做衣裳也很好看吧?”

    “唉,你这么说还真是,这百蝶图我看做个裙子就很漂亮啊!”

    绣展的绣画都是精挑细选,宋长秋加上九个绣娘花了两年时间做好的,价格昂贵,最便宜的也要两百两银子,最贵的足足万两银。

    喜欢绣画的人很多,想买绣画的人也不少,但能出得起价格的很少,最终只卖出去六幅较为便宜的绣画。

    虽没赚到多少钱,但有了这些来绣展的人宣传,锦绣坊在大阳府名声大噪。

    宋长秋抓紧时间开了店。

    锦绣坊卖的都是做好的成品,无论是简单的荷包,或是复杂的屏风,都很精美漂亮,加上每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锦绣坊卖的东西虽贵,却也很受大阳府有钱、风雅的人家喜欢。

    除了成品,锦绣坊还提供定制品,定制品价格就更高了,大阳府买的人并不多。

    大阳府的店铺走上正轨,宋长秋和金锦辉带着孩子去了京城,京城富贵人家很多,是定制品的主要消费地。

    有戚满满他们的关系在,宋长秋在京城开店很顺利,不过半年就声名远扬,每一个月都能卖出好几样定制品,绣展上的群山图更是被楚怀瑜买回了宫里,他国来朝时楚怀瑜一拿出来炫耀,一眼就被他国使臣看中,想要与大启买卖绣画。

    楚怀瑜也没想到他只是简单炫耀一下还能有这出,楚怀瑜立刻把这事交给了楚允祺去办。

    楚允祺亲自和宋长秋谈了这事,谈好后让宫中绣娘去了宋长秋的刺绣工坊学做绣画。

    在锦绣坊和两个国家建立买卖关系并在那两个国家大受欢迎后,楚怀瑜大喜,亲自写了国绣二字做了匾额赏赐,悬挂于锦绣坊店铺之中。

    之后几十年,京城女子都以能进锦绣坊的刺绣工坊为荣。

    宋长秋和金锦辉在京城呆了二十年时间,这个时候宋长秋已是天下闻名的绣画大师,两个孩子也在京城落了家。

    宋长秋年龄也大了,对故土格外想念,家里的孩子们已不用他们夫妻操心,在安排好锦绣坊的事后夫妻俩回到了青柳村。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青柳村和周边几个村合并了。

    青柳村也改为了青柳镇,村里的村塾早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无类书院。

    书院极其广阔,青柳镇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不同的生存技能,还有从其他城镇来的学生,这些孩子长大后一部分回到书院任教,书院再没有过缺夫子的状况。

    李香芹已经很老了,眼睛花,背也驼了,十多年前她开始看不清针线就没在书院任教了,虽没任教,李香芹依旧喜欢时不时来书院逛逛。

    她是书院第一个教刺绣的夫子,书院的孩子尊称她为香芹夫人。

    宋长秋回来后没其他事情忙,便在书院担了个刺绣夫子,她已闻名天下,一入书院便收了不少学生,她授课时李香芹也会拿着板凳坐在后面听讲,听着孩子们清脆的说话声,苍老的脸上满是笑容。

    薪火相承。

    这些孩子都是大启绣艺的未来。

第493章 长秋番外——国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