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裁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莫金柱对这消息如此激动,刘淮安并不意外。
他继续说:“我们前几年还有一个错误就是,无序发展工业,缺少全局规划。”
刘淮安面容肃穆,莫金柱却有些震惊。
能说出这些话,刘哥,真的把自己当成兄弟一样信任!
刘淮安:“一些重工业企业,原本应该由国家统筹,至少应该以省为单位做计划。
“但实际情况是,哪怕一个地区内,也会出现几个城市竞相建造冶金高炉。
“一个市里好几个县开机械厂,一个县里好几个公社有造纸厂。
“看似遍地开花,实际很多厂只是利用少得可怜的资源,各自勉强支起来工厂的架子而已。”
听到这,莫金柱也联想到自己的一些所见。
的确,即使是他们风格向来比较务实的东江省,也到处是对外洋洋得意称为先进工厂,实际简陋如作坊的组织。
刘淮安:“现在,领导们就想打破这种局面,收拢地方上的工厂建造权,不要分散主义。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头的场面,以后不会出现了。
“这会造成一系列影响。
“好的一面是,原本要用于工业生产的资源,以后可以向农业倾斜。
“比如钢铁可以匀出来给农机厂生产农具,做汽车的工人可以经上级安排转做拖拉机。”
莫金柱点头:“看来上面不仅要让农民增收,还要让粮食增产。”
刘淮安:“对,粮食增产现在是领导眼中的至高问题。”
莫金柱:“如果真能给农业匀出钢铁,我倒是觉得,不如多做一些镰刀锄头铁锨等等这些小农具,比生产啥拖拉机更有用。”
虽然小站大队没有拖拉机,但喜欢出门溜达、喜欢接触新事物的莫金柱还是见过拖拉机的。
他们队里土地面积不算太大,联合拖拉机用不上,但就算是手扶拖拉机,他们也买不起。
大队仓房里净是些磨损的很厉害的小农具,想买些新农具那都要排队向上伸手。
要是能多做一些镰刀锄头,那才是真正帮了农村基层的忙呢。
莫金柱把小站以及周边大队的这个情况说了,刘淮安觉得有道理:
“我想,领导们应该能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吧,确实应该先满足小农具的需求。”
接下来,刘淮安又说了控制工业规模的第二个影响。
“金柱,我记得你小妹和妹夫都是近几年才进城当工人的吧。”
听刘淮安提起小妹金燕一家,莫金柱心思急转,难道……
“刘哥,难道……工厂还会裁人?!”
这绝对冲击了莫金柱固有的观念。
进城进工厂,端铁饭碗,吃供应粮。
这在老百姓眼里是无上的好事。
相比在乡下务农,工厂里的活儿轻松体面收入高,旱涝保收不用担心年景好赖。
更重要的是,老百姓都觉得,国家开的工厂,那肯定是能养工人一辈子的。
要不然,为什么现在一个工作
第134章 裁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