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鸡蛋多,母鸡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站大队。
前段时间队里才收了秋粮,今年年景不太好,又没有夏天那次莫金柱在交公粮时变戏法,小站大队这次自然没有赚到什么钱。
但好在近一段时间来,队里的社员们要么做点手工品给莫金柱,要么挑自家种的蔬菜过去,总归是家家户户至少都有了块八毛的进项。
除了住的最近并且有亲戚关系的莫刘氏家两个女人别别扭扭,很清高不屑地没掺和挣钱,其他人家有了收入一边念着莫金柱的好,一边又用挣来的钱或者家里攒的鸡蛋,托莫金柱换一些家里要用的东西。
最开始,莫金柱只是想提升自家的生活品质,给家里弄了不少日常用品。后来就顺手给关系好的社员“代购”了几回。
代购范围挺广,什么针头线脑洋蜡煤油,还有紧俏的漂亮布料。
东江省乡下农民每个人一年只能分到三尺八寸布票,这也就够一个半大孩子做一身衣服。
而且,要扯布除了需要布票还得花钱,公社里一般只有劳动布和色织布,想要好看有花色的还得跑去县里的百货商店买。
社员们不怕多走路,但想想劳动布两毛八一尺,花布都要三毛多甚至四毛,除非为结婚攒聘礼的人家,一般都不舍得买花布呢。
可莫金柱那里的布料就不一样,他那里一尺花布只比素色布贵一个鸡蛋。
现在鸡蛋卖给供销社是四分钱一个,因为夏收秋收的粮食已经上市,缺粮境况极大缓解,鸡蛋在黑市的价格已经不是很离谱了,现在大约一毛五一颗。
莫金柱的素色布要八颗鸡蛋,花布九颗鸡蛋,还都不要布票,这可真是大好事。
尽管莫金柱最开始只是给队里几个干部换了几尺布,但莫家有布料的消息还是跟长了腿一样传了出去,然后陆陆续续就有七八户人家找队里干部说情要换布料。
这天刚下工大家伙都往队部走,妇女主任赵春丽瞧见莫老太在前面就快走两步,追上去亲热地轻轻扯着人家袖子笑道:
“婶子这件衣裳也是新做的吧,瞧着可真精神,年轻十岁不止呢。”
莫老太今天穿的褂子确实是刚做成的,用的就是莫晓莉淘宝买来的布料。
虽然只是不显眼的藏青色,但架不住它崭新崭新的,又是立领的新样式,光领子就得费一寸布呢。
莫老太真心满意和喜欢,自然觉得赵春丽这是再真心不过的夸赞了。
她似乎有点不自在地拽拽两个尖尖的领角:“看你这嘴甜的,我一老太婆了啥年轻不年轻的。”
队里干部主要是选举出来的,虽没有上面正式任命,但社员们可没人不拿豆包当干粮。
因此莫老太虽然得意赵春丽对自己的夸奖奉承,却也警醒着,人家可是干部呢,好好的咋想起奉承我这老婆子,看看她接下来想干啥。
果然,赵春丽很快就拐进了正题,原来是她家男人的三叔想用鸡蛋换些颜色鲜亮的花布。
“你也知道,连着三年闹饥荒,咱大队就三年没办过喜事,谁家也不敢从外面娶回一张吃饭的嘴,都恨不得把闺女往条件好一点的外村嫁出去。
“我们三叔家里就剩个小儿子没娶亲,眼瞅着虚岁都二十三不能再耽误了,他老娘就寻思甭管明年啥样,也该给他把媳妇张罗进门了。”
小站大队虽然日子不好过,可好歹也没饿死哪个。
这两年有不少北边说媒的要往这边嫁闺女,甚至还有的姑娘是逃荒过来的,说是啥也不要只要给两袋粮食让父母兄弟吃,姑娘就愿意嫁进来。
小站大队遇上逃荒要饭的,最多将碗倒扣,装一碗底
第76章 鸡蛋多,母鸡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