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揣着淘宝吃饱六零年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安置孔令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反正闲来无事,莫晓莉干脆切一块新鲜的冬瓜,又加点私货,麻利地做了一锅解暑利水的带皮冬瓜汤。

    她拿一个干净瓦罐,仔细地将汤盛好,抱着罐子背着小筐又出门了。

    稍稍转了一会儿,就瞧见在田边刚吃完午饭还在休息的家人们。

    见自家孩子送东西来,仨人都挺高兴,干半天活儿出了不少汗,这时候喝点咸津津的汤水,确实是挺舒服的事儿。

    一边喝汤一边听莫晓莉絮叨上午的事,听说亲家母给了老大一块细棉布,莫老太十分惊讶:

    “爱国他奶奶今天可真是大方,真给了能做裤子跟书包的布?回去我看看到底多大,都能做些啥。你的书包就别用那布了,我有一块军绿色的,做衣服小点,做书包倒是正好。”

    莫晓莉:……

    绿书包么,行吧,21世纪不还有复古潮嘛,咱就当赶时髦了。

    将喝空的罐子碗筷等物收妥当,莫晓莉告诉家里人自己要回家了,实际却是直奔大队部。

    可在队部并没见到孔令辅,倒是碰了李永刚。

    李永刚告诉她队里的干部刚把那个人叫进公房谈话,不知道啥时候出来。

    但等下午收工,就在这边空地上,会把这人的事情跟队里所有社员交代一声。

    莫晓莉也就没了继续打听的心思,想着傍晚跟家里大人一起来看看。

    她回到家,早早就着手做晚饭,看时间差不多了,又跑到田里找她爹去了。

    待到收工,老队长罗宝根果然喊干活的社员们都聚集到队部,宣布队里来了需要学习改造的一个人。

    孔令辅属于运动中定了性的,但他多年来也有自己的人脉朋友,这次下乡对他要求没那么严格,既没人下来监督他本人也不用定期去县里报道,算是管理挺宽松的。

    这么一个文质彬彬的老人,显然不是有力气的。

    小站大队的干部们都挺质朴善良,再加上孔令辅还是有人托了关系送来的,大家就打算将他安排一个表面上看着臭,实际在农村却不算重体力的活——管牲口棚。

    住处也好解决,罗宝根想,就在队部牲口棚旁边盖一间泥草房就行。

    无非是上山砍几棵树,下田挖几担泥的事儿,用不了几个人工,也不用这啥也不会干的城里老头跟着干。

    只是,再简单的房子,要搭建好、晾干泥巴,都需要些天时间,这就得给孔令辅找个暂住的地方,把这几天将就过去。

    老队长又清清嗓子:“这个,这是县里头领导对咱们三队的信任,所以,咱们得教育好、帮助好老孔,在盖好房子之前的几天,看看谁家有空地方,让老孔住几天,啊。”

    刚才罗宝根说话时,底下社员还嗡嗡嗡地窃窃私语,一听这句,一下子彻底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四下张望,却没一人应声。

    只有莫晓莉拼命戳她爹:“爹,让这个人来咱们家吧,你快举手,快举手。”

    莫金柱

第22章 安置孔令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