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陆军终究是老大哥[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干把林罗恒召到了利雅得,他要详细询问GTD1250燃气轮机的情况。
nbsp现如今,林罗恒已经转变为半公开的海外情报人员了。
nbsp像他这种角色的人,很多国家都有,很多时候直接以公开身份搜集所在国的各领域情报,当然,大多是公开的情报。
nbsp林罗恒知道李干最关注军事工业方面的情报,所以他很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nbsp李干沉声说,“这几年海空军的发展很快,陆军的发展严重滞后了,几种主要兵器的研发进度很不理想。”
nbsp“老林,你是陆军出身,你应该很清楚陆军的战略意义。”
nbsp林罗恒凝重点头,说,“远东战争中,陆军伤亡五千多人,我看过后来的分析报告,很大一部分伤亡,是因为我们的突击部队所用的装备性能有差距。”
nbsp整个远东战争,地面战争几乎都是运动战、突击战,很少有阵地战,因此,坦克装甲车的性能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nbsp在这场战争里,东大军队占据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付出了五千多人的伤亡,这件事情,李干耿耿于怀。
nbsp李干说,“主战坦克是关键。卡卢加公司具体是什么情况?”
nbsp林罗恒道,“我和该厂的一位副厂长关系不错,他透露了一些情况。”
nbsp“莫斯科今年给他们的拨款,今年减少了百分之五十。巴里亚对许多国营企业进行了改革,要求国营企业走向海外,逐步减少财政性拨款。”
nbsp“卡卢加发动机公司有两万多人,这点拨款甚至不够他们发工资。他们的工人已经有两个季度没有拿到工资了。”
nbsp“GTD1250是T80U的配套动力系统,苏军对T80U的评价不太好,订单锐减。卡卢加公司没办法,只能尝试自救。”
nbsp“他们生产了一些轻工业产品推向国内市场,但反响非常差。情急之下,我这位副厂长朋友就找我到,想要从我们这里拿到一些出口订单。”
nbsp李干听明白了,他问道,“你说的是南港造船厂和黑海造船厂之间的合作模式?”
nbsp林罗恒点头,“是的,将我们的海外订单匀一部分给他们做,我们赚个差价,大概是这个意思。”
nbsp李干笑道,“这个副厂长是乌克兰人吧?”
nbsp“对,他家乡就是敖德萨,有好些同学朋友在黑海造船厂工作。”林罗恒笑着说,“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国内效益最好的国营工厂。”
nbsp“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去年一年,黑海造船厂创汇达3亿美元,是除了军贸出口之外,数额最大的。”
nbsp李干说,“南港造船厂去年给了黑海造船厂3艘油轮订单,黑海造船厂火力全开,一年之中全部建造完毕,这笔钱,该他们拿。”
nbsp南港造船厂的订单太多了,有大中投资这个超级大客户在,海外船公司的订单就没断过。
nbsp以30万吨油轮为例,造价大概是1.5亿美元,南港造船厂开出的价格是1.2亿美元,足足便宜了3000万美元,且质量不相上下,交货时间还更快。
nbsp船公司当然选择南港造船厂。
nbsp足足省了3000万美元啊!
nbsp南港造船厂转移给黑海造船厂的价格一般在8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
nbsp换言之,南港造船厂拿到订单,转手一腾,能赚2000万美元到4000万美元,代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nbsp这种模式是三赢。
nbsp因此,黑海造船厂吃得很开心,于是在航母建造方面,下了大力气帮助南港造船厂。
nbsp这就是南港造船厂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首艘航母建造出来的主要原因。
nbsp李干问,“采取黑海模式,是那个副厂长的意思,还是他们的厂党委会的意思?”
nbsp林罗恒说,“这就是我紧急上报这条情报的原因。如果要让他们厂党委会统一思想,恐怕得我们出力。”
nbsp李干沉思着说,“卡卢加不在乌克兰,这事有些棘手。”
nbsp林罗恒说,“而且GTD1250的设计单位在列宁格勒,都是俄罗斯的重要城市。”
nbsp苏联是一个联盟,是由15个国家组成的。
nbsp阿富汗战争、粮食危机、远东战争,这么一折腾下来,原本牢固的联盟,已经出现了间隙,这一点,在远东战争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nbsp俄罗斯是主体,所以,在该国境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军工厂什么的,合作这方面都很难谈。
nbsp反之,位于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就好谈多了。
nbsp到底是一个草台班子。
nbsp动用非常手段和卡卢加发动机公司合作,风险非常大,因为会有影响当前两国关系的可能性。
&n
第261章 陆军终究是老大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