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3章 尸积巷深哀声咽,剑鸣风急角声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nbsp《大吴帝纪?成武卷》载:“成武二年冬,西直门守将(京营左卫游击将军,从三品)克扣军粮三月,私通瓦剌细作,临阵弃城溃逃,致平民百二十七人被踏死,尸积成山。太保兼兵部尚书谢渊奉帝命,携玄夜卫勘验铁证(粮饷克扣账册、通敌密信、尸骸登记册),于西直门辕门设案问罪。户部侍郎陈忠余党、理刑院小吏受李嵩授意,以‘需奏请三法司复核‘恐三军哗变为由谏阻,渊斥之曰:‘军法无戏,迟则民心散、军心乱!遂亲持尚方剑斩守将,悬首辕门旗杆。三军观之,初有骚动,及渊宣示罪证、申明军法,皆垂首股栗,山呼‘谨遵将令。”

    nbsp此辕门立威之事,非仅nbsp“斩将示众”nbsp之仪,实为nbsp“律法昭彰、破除包庇、震慑三军”nbsp的铁血实践nbsp——nbsp守将贪暴通敌,显旧党治军之腐;小吏阻法,显官官相护之顽;谢渊亲斩悬首,显忠良护民之决。三者交织,补大吴nbsp“危局下军法立威、民心归向”nbsp的历史闭环。今唯述谢渊半日辕门亲历始末,不涉旁支,以细节显阻法之狡、执法之烈、立威之效、护民之诚。

    nbsp辕门霜重血痕残,恶首高悬百尺竿。

    nbsp尸积巷深哀声咽,剑鸣风急角声寒。

    nbsp怒驱奸吏护刑典,亲手枭凶靖祸端。

    nbsp不是孤臣撑铁血,怎教三军魄俱殚。

    nbsp西直门辕门的青石板上凝着薄霜,晨风卷着血腥味掠过,吹动谢渊绯色官袍的下摆。他左手按在腰间尚方剑的剑鞘上,右手攥着一卷铁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nbsp——nbsp里面是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连夜核对的三份卷宗:第一份是守将克扣军粮的账册,每页都有粮铺掌柜的朱红画押,记着nbsp“每月私扣糙米两千石,转卖得银三百两”;第二份是通敌密信,墨痕经勘验为守将亲笔,写着nbsp“瓦剌至则弃西直门,愿为内应”;第三份是平民尸骸登记册,地保与幸存平民的签字密密麻麻,“三岁童某,被马蹄碾毙”“老妇某,抱孙尸哭绝”nbsp的字样刺得人眼疼。

    nbsp辕门内侧,五十名玄夜卫列成两排,腰刀出鞘半寸,寒光映着他们紧绷的脸。昨夜子时,户部侍郎陈忠的亲信曾深夜求见,以nbsp“守将乃李尚书门生,需待吏部复核”nbsp为由请谢渊暂缓,被他严词斥退;今晨卯时,理刑院小吏又送来nbsp“三法司联署公文”,称nbsp“未审先斩不合律”,他看都未看便扔回nbsp——nbsp西直门的平民死了三日,尸骸还未寒,哪容得奸人拖延?

    nbsp“大人,三军已列阵毕,请您登台。”nbsp兵部侍郎低声禀报,目光扫过辕门外的校场nbsp——nbsp五千京营士兵列成十个方阵,衣甲破烂,有的士兵怀里还揣着半块发霉的干饼,那是守将克扣粮饷后,他们仅能果腹的食物。谢渊点点头,迈步登上辕门中央的点将台,尚方剑的剑穗在风中轻摆,左臂的绷带虽换了新的,却仍隐隐作痛nbsp——nbsp那是前日在积善巷查看平民尸骸时,被断木划伤的,此刻的疼痛,倒让他更清醒地记得为何要站在这里。

    nbsp谢渊刚站定,校场东侧突然传来骚动,三名官员拨开士兵,快步走向点将台nbsp——nbsp为首的是户部郎中(正五品),身后跟着理刑院主事(正六品)和守将的亲兵队长。“谢太保且慢!”nbsp户部郎中仰着脖子喊,“守将克扣粮饷案,户部尚未核完账目,怎可仓促行刑?”nbsp理刑院主事立刻附和:“《大吴律》载‘四品以下官员定罪需三法司会勘,守将虽为从三品,亦需复核,太保此举,恐落人口实!”

    nbsp谢渊低头看着这三人,目光像冰:“户部核了三月,还没核完?玄夜卫三日内便查得账册画押、粮铺供词,你户部是真慢,还是故意慢?”nbsp户部郎中脸色一白,支吾道:“账册繁多,需逐笔核对……”nbsp“逐笔核对?”nbsp谢渊从卷宗里抽出一张纸,扔到他面前,“这是守将私宅地窖搜出的粮票,上面有你部粮科主事的签字,你敢说没看见?”nbsp郎中捡起纸,手开始发抖,不敢再说话。

    nbsp守将的亲兵队长突然跪倒在地,对着三军哭喊:“兄弟们!将军是被冤枉的!他克扣粮饷是为了给大家买冬衣,通敌是假的,是谢渊诬陷!”nbsp校场顿时骚动起来,前排的士兵交头接耳,有的面露疑惑。谢渊眼神一厉,对玄夜卫喝道:“带上来!”nbsp两名玄夜卫押着一个人走上台nbsp——nbsp是守将私通的瓦剌细作,脸上还留着刑讯的痕迹。

    nbsp“你告诉他,守将给你写了什么!”nbsp谢渊厉声说。细作战战兢兢地开口:“将军……nbsp将军给可汗写信,说‘西直门防守空虚,正月十五可袭,还画了城门布防图……”nbsp话音未落,亲兵队长瘫在地上,再也不敢作声。谢渊拿起通敌密信,对着三军展开:“这是守将亲笔信,墨痕经玄夜卫文勘房核验,与他军中文书一致!你们吃着发霉的饼,他却拿着你们的粮饷通敌,这等恶将,该不该斩?”

    nbsp校场瞬间安静下来,士兵们的眼神从疑惑变成愤怒,有人喊:“该斩!”nbsp声音越来越响,震得辕门的旗杆都在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谢渊示意玄夜卫押走阻挠的官员和亲兵队长,目光扫过校场:“带守将!”nbsp两名玄夜卫押着守将走上点将台,他的官服被剥去,发髻散乱,脸上有明显的抓痕nbsp——nbsp是昨夜被愤怒的士兵扔石头砸中的。见了谢渊,他突然挣扎起来:“谢渊!我乃朝廷命官,你无旨擅杀,是谋逆!”

    nbsp“谋逆?”nbsp谢渊冷笑,从袖中取出皇帝亲授的nbsp“斩将令”,黄绸上的nbsp“皇帝之宝”nbsp印鉴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陛下有令:‘西直门守将通敌弃城,罪该万死,谢渊可临阵斩之,无需复奏!nbsp你且看看,这是不是圣旨?”nbsp守将盯着印鉴,脸色瞬间惨白,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在地上。

    nbsp谢渊提起尚方剑,剑身映出守将扭曲的脸,也映出校场士兵们紧绷的神情。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望向积善巷的方向nbsp——nbsp那里的平民尸骸刚被收殓,老妇的哭声仿佛还在耳边。“《大吴军律》第三条:通敌者斩!第五条:克扣军粮致军民死伤nbsp者斩!第七条:临阵弃城者斩!”nbsp谢渊的声音传遍校场,“你占尽三罪,今日斩你,以告慰百二十七名平民亡魂,以正军法!”

    nbsp话音落,谢渊手臂一挥,尚方剑寒光闪过,守将的首级滚落在点将台上,鲜血溅在青石板上,顺着缝隙往下淌。校场死一般寂静,连风都停了,只有鲜血滴落的nbsp“滴答”nbsp声格外清晰。

    nbsp谢渊弯腰提起首级,走到辕门旗杆下,玄夜卫早已备好绳索。他亲手将首级系在旗杆顶端,调整位置,让三军都能看清nbsp——nbsp守将的眼睛还圆睁着,满脸惊骇。风一吹,首级晃了晃,鲜血顺着旗杆往下流,在杆身上留下暗红色的痕迹。

    nbsp“都看清楚了!”nbsp谢渊登上旗杆旁的高台,声音带着威严,“这就是通敌、克扣、弃城的下场!日后无论是谁,官阶多高,背景多硬,敢犯军法、敢害百姓,他就是榜样!”nbsp校场的士兵们齐刷刷地跪下,有的士兵盯着首级,身体微微发抖nbsp——nbsp那是恐惧,也是敬畏。前排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兵,突然磕了个头:“谢太保为民除害,我等愿听号令!”nbsp紧接着,五千士兵齐声高喊:“愿听号令!愿守京师!”nbsp声音震得天地都在响。

    nbsp辕门外的百姓们也围了过来,有的捧着香烛,有的拿着纸钱,对着旗杆上的首级磕头,老妇的哭声变成了呜咽的感谢:“终于为我孙儿报仇了……”nbsp谢渊望着百姓,心中一沉nbsp——nbsp若不是自己坚持执法,这些冤屈怕是永远无法昭雪。他对身边的兵部侍郎说:“传我令,玄夜卫协同户部,三日内核清西直门所有粮饷账目,克扣者一律拘押;工部立刻修补积善巷的残垣,抚恤银每户三两,明日发放完毕。”

    nbsp巳时过半,处理完各项事务,谢渊走下高台,走到旗杆下,仰头望着守将的首级。阳光刺眼,他微微眯起眼,想起永熙帝曾说nbsp“执法易,守心难”——nbsp今日斩将,虽震慑了三军,却也必然得罪李嵩旧党,日后的阻力只会更大。但他不后悔,军法废则

第683章 尸积巷深哀声咽,剑鸣风急角声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