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1章 庙焚神主终须祭,再整河山待圣朝[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么办?也先会不会真的让我们掌权?”nbsp徐靖冷笑:“也先不过是利用我们,等他彻底控制京师,定会卸磨杀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尽快找到内帑的藏银地点,献给也先,换取信任,同时再抓些忠良,逼他们交出玄夜卫、京营的旧部名单,巩固我们的地位。”nbsp石崇点头:“好,我这就派人去查内帑藏银,再去诏狱提审刘焕、马昂,逼他们交出名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皇城之外,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正带着几名玄夜卫士兵,潜伏在一处破庙中。他们手中拿着地图,上面标记着瓦剌兵的布防nbsp——nbsp这是昨日从安定门逃出来的玄夜卫士兵绘制的。“大人,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联系上谢太保?”nbsp一名士兵问道。张启道:“再等等,我们已经派人往宣府卫送信,谢太保定会尽快回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监视瓦剌与徐靖、石崇的动向,记录他们的罪行,为谢太保回京后的清算做准备。”

    nbsp子夜时分,诏狱内传来惨叫声nbsp——nbsp石崇正派人提审马昂,逼他交出刑部旧部的名单。“马尚书,识相点,交出名单,我便让你少受点苦!”nbsp石崇拿着皮鞭,抽打在马昂身上,马昂的衣服被血浸透,却仍咬牙道:“我就算死,也不会让你们得逞!刑部的弟兄,绝不会投靠你们这些内奸!”nbsp石崇怒极,下令用刑,马昂昏死过去,却仍未交出名单。

    nbsp徐靖得知后,赶到诏狱,看着昏死的马昂,皱眉道:“别打死他!也先还等着用他逼其他忠良投降。我们换个法子,把他的家人抓来,看他降不降!”nbsp石崇点头,派人去抓马昂的家人。刘焕在隔壁囚牢听到,心中满是焦急,却无能为力nbsp——nbsp他自己的家人早已被他送往宣府卫,可马昂的家人还在京师。“马尚书,对不起,”nbsp刘焕喃喃道,“是我没能保护好你。”

    nbsp次日清晨,瓦剌兵押着马昂的家人来到诏狱。马昂的妻子抱着幼子,跪在囚牢外,哭道:“老爷,你就降了吧,我们不想死啊!”nbsp马昂看着妻儿,眼中满是痛苦,却仍摇头:“夫人,对不起,我不能降!我若降了,不仅对不起先帝,还会害了更多百姓。你们……nbsp你们要好好活着,等谢太保回来,他定会救你们!”nbsp石崇见状,想上前拉扯马昂的妻儿,却被徐靖拦住:“再等等,他若真的不降,再杀他家人不迟。”

    nbsp此时,玄夜卫文勘房主事张启派去宣府卫的士兵终于带回消息nbsp——nbsp谢渊已率宣府卫、京营残兵,在离京师五十里的地方扎营,不日便会攻城。张启得知后,心中一喜,立刻派人通知潜伏在京师内的玄夜卫士兵,让他们做好内应准备,同时设法营救刘焕、马昂。“大人,我们怎么救?诏狱守卫森严,还有瓦剌兵看守。”nbsp一名士兵问道。张启道:“我们可以利用瓦剌与徐靖的矛盾nbsp——nbsp也先想尽快找到内帑藏银,徐靖却想私吞一部分,我们可以散布消息,说刘焕知道藏银地点,让瓦剌逼着徐靖放了刘焕,再趁机营救。”

    nbsp徐靖果然收到瓦剌使者的命令,让他立刻提审刘焕,逼问内帑藏银的地点。徐靖无奈,只能去诏狱提审刘焕。“刘尚书,”nbsp徐靖道,“只要你说出内帑藏银的地点,我便放了你,还会保你家人安全。”nbsp刘焕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营救马昂的机会,便故意道:“藏银地点我知道,但我要先见马尚书,确认他安全,否则我绝不会说。”nbsp徐靖犹豫片刻,最终同意nbsp——nbsp他怕也先怪罪,只能先满足刘焕的要求。

    nbsp刘焕见到马昂时,马昂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却仍眼神坚定。刘焕趁徐靖不注意,悄悄对马昂道:“谢太保已在城外扎营,不日便会攻城,张启大人会设法救我们,你再坚持几日。”nbsp马昂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微微点头。徐靖见状,催促道:“现在可以说了吧?内帑藏银在哪里?”nbsp刘焕故意拖延:“藏银在太庙的密道中,只是密道入口需要礼部的钥匙,我需要去太庙才能打开。”nbsp徐靖虽怀疑,却不敢违抗也先的命令,只能派人押着刘焕、马昂前往太庙。

    nbsp太庙仍在燃烧,梁柱已烧得焦黑,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神主牌与礼器。刘焕指着一处墙角:“密道入口就在那里,需要用礼部的铜匙打开。”nbsp徐靖派人去取铜匙,自己则守在一旁,警惕地盯着刘焕、马昂。此时,潜伏在太庙附近的玄夜卫士兵按照张启的计划,故意制造混乱,大喊:“谢太保的大军攻城了!瓦剌兵快退!”nbsp瓦剌兵与诏狱兵顿时慌了神,纷纷看向皇城方向。

    nbsp刘焕趁机一脚踹开身边的瓦剌兵,拉着马昂冲向太庙的后门。徐靖反应过来,大喊:“拦住他们!”nbsp瓦剌兵与诏狱兵纷纷追来,玄夜卫士兵从暗处冲出,与他们厮杀。“大人,快跟我们走!”nbsp一名玄夜卫士兵对刘焕、马昂道。刘焕、马昂跟着玄夜卫士兵,朝着皇城之外逃去,身后传来徐靖的怒骂声,却已追不上他们。

    nbsp逃出皇城后,刘焕、马昂见到了张启。张启躬身道:“刘大人、马大人,让你们受苦了!我们现在就去谢太保的大营。”nbsp刘焕看着张启,感慨道:“张大人,多亏了你,我们才能逃出来。京师的百姓,还在等着谢太保救他们啊!”nbsp张启点头:“谢太保定不会让大家失望。我们在路上已得知,李默副总兵已率宣府卫兵力赶来,与谢太保汇合,不日便可攻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徐靖得知刘焕、马昂逃脱后,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告诉也先nbsp——nbsp他怕也先怪罪他办事不力,撤了他的职位。石崇道:“现在怎么办?刘焕、马昂逃了,他们肯定会把京师的布防告诉谢渊,谢渊攻城会更顺利。”nbsp徐靖咬牙道:“没关系,我们还有萧栎!只要我们把萧栎牢牢控制在手中,谢渊攻城时,便用萧栎当人质,逼他退兵!另外,我们再加固皇城的防务,多派瓦剌兵守城门,就算谢渊来了,也未必能破城!”

    nbsp谢渊的大营内,谢渊正与李默、岳谦(此处为岳谦部将,承其遗志)商议攻城计划。刘焕、马昂、张启赶来时,谢渊立刻起身迎接:“刘大人、马大人,你们能安全逃脱,太好了!京师的情况如何?”nbsp刘焕将京师沦陷、太庙遭焚、百官投降的情况一一告知,谢渊听后,眼中满是愤怒:“徐靖、石崇,还有那些投降的官员,我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nbsp马昂补充道:“徐靖、石崇控制了萧栎,想用萧栎当人质,还加固了皇城的防务。不过张启大人已绘制了京师的布防图,瓦剌兵主要守安定、德胜二门,其他城门的守卫较弱。”nbsp谢渊接过布防图,仔细查看后道:“好,我们分三路攻城:李默率宣府卫兵力攻安定门,吸引瓦剌兵的注意力;岳谦部将率京营残兵攻德胜门,为死难的岳将军报仇;我率玄夜卫攻东直门,东直门守卫较弱,我们从那里突破,直捣奉天殿,救出萧栎,抓捕徐靖、石崇。”

    nbsp大营内的士兵们得知即将攻城,个个士气高涨。一名京营士兵喊道:“谢太保,我们要为岳将军报仇!要为太庙的先帝报仇!”nbsp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彻营寨。谢渊看着士兵们,语气坚定:“弟兄们,京师是我们的家,先帝的神主在太庙等着我们,百姓在等着我们!明日拂晓,我们便攻城,赶走瓦剌,肃清内奸,还京师一个清明!”

    nbsp京师内,徐靖、石崇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他们派人将萧栎关在奉天殿的偏殿,派重兵看守,同时将投降的官员集中在午门,逼他们写下nbsp“劝降书”,想让谢渊看到后退兵。李嵩看着手中的nbsp“劝降书”,心中满是后悔nbsp——nbsp他没想到谢渊会这么快回来,更没想到瓦剌的防务如此脆弱,如今他既怕谢渊攻城后清算自己,又怕徐靖、石崇将他当作nbsp“弃子”nbsp献给瓦剌。

    nbsp子夜时分,京师的天空格外黑暗,只有瓦剌兵的火把在城楼上闪烁。徐靖站在安定门的箭楼上,望着远处谢渊大营的方向,心中满是不安。他知道,明日的攻城,将决定他的命运nbsp——nbsp若瓦剌胜,他或许能保住性命;若谢渊胜,他定会被凌迟处死。石崇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酒:“徐提督,别担心,我们还有萧栎,谢渊不敢不顾萧栎的性命。”nbsp徐靖接过酒,却没有喝,只是望着远处的火光,眼中满是绝望。

    nbsp拂晓时分,谢渊的大军发起了攻城。李默率宣府卫兵力猛攻安定门,瓦剌兵拼死抵抗,城楼上的箭雨如蝗,宣府卫士兵纷纷倒下,却仍前仆后继。李默亲自擂鼓,大喊:“弟兄们,冲啊!拿下安定门,为死难的百姓报仇!”nbsp士兵们士气大振,推着攻城车,撞向安定门的城门,城门发出nbsp“咚咚”nbsp的声响,随时可能被撞开。

    nbsp德胜门方向,岳谦部将率京营残兵攻城,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决心,爬上云梯,与瓦剌兵厮杀。一名京营士兵的手臂被瓦剌兵砍断,却仍用另一只手抓住瓦剌兵的腿,将他拽下云梯,一同坠下城楼。“为岳将军报仇!”nbsp士兵们的呼喊声在德胜门上空回荡,瓦剌兵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后退。

    nbsp东直门方向,谢渊率玄夜卫士兵攻城。东直门的守卫果然较弱,玄夜卫士兵很快便爬上城楼,斩杀瓦剌兵。谢渊手持长刀,冲在最前,斩杀了瓦剌将领巴图的副手,大喊:“弟兄们,冲进城去,救萧栎殿下,抓徐靖、石崇!”nbsp玄夜卫士兵们跟着谢渊,冲进东直门,朝着奉天殿的方向奔去。

    nbsp奉天殿内,徐靖、石崇得知东直门被破,顿时慌了神。石崇道:“徐提督,我们快逃吧!谢渊已经进城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nbsp徐靖却摇头:“我们走不了,瓦剌兵已经把城门封了,不让我们逃。我们只能用萧栎当人质,逼谢渊退兵!”nbsp两人刚要去抓萧栎,玄夜卫士兵已冲进奉天殿,将他们团团围住。“徐靖、石崇,你们的死期到了!”nbsp谢渊走进殿内,手中长刀指着他们,眼中满是愤怒。

    nbsp卷尾语

    nbsp大吴京师沦陷半日,内奸通敌、瓦剌破城、太庙焚、百官降,国本几倾,然忠良未绝nbsp——nbsp刘焕拒降守节,马昂宁死不辱,张启暗录罪证,谢渊外调兵、内策应,终破城复国。此役非仅城防之失,更显人心之辨:降者如李嵩,畏死惜位,终留骂名;忠者如岳谦、王瑾,捐躯赴难,永载史册。徐靖、石崇虽擒,瓦剌未退,投降官员待清算,太庙待重修,京师待复苏,后续诸事,尚需谢渊率忠良步步为营,以全大吴中兴之业。

    喜欢。

第651章 庙焚神主终须祭,再整河山待圣朝[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