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玄桢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卷首语

    nbsp《左传?昭公四年》曰:34;仁人不党,谗人罔极。34;nbsp谢渊既触贪腐核心,便如芒刺在背,招来了明枪暗箭。屈原《离骚》言nbsp34;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4;,正合此心nbsp——nbsp当清吏身处险象,是退而自保,还是知难而进?且看他如何在典籍室纵火、巷陌伏击中,以赤子之勇破局,以家学之智求生。

    nbsp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nbsp永熙二年八月初五,申时三刻,工部典籍室突然腾起浓烟。谢渊刚踏入二门,便见火舌从窗棂窜出,噼里啪啦的爆裂声中,夹杂着账册燃烧的脆响。他猛地想起昨夜才核对完的《永乐十七年物料账》,那本记着越国弩箭埋藏地点的关键证物,此刻正躺在火场中央。

    nbsp34;快救火!34;nbsp他推开试图阻拦的皂隶,冲进火海。烟熏得人睁不开眼,谢渊凭借记忆摸到第三架书柜,却发现《修缮志》所在的夹层早已空空如也nbsp——nbsp有人比他更早动手。火借风势,房梁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抓起半卷未燃尽的残页,被气浪掀翻在青砖上。

    nbsp34;谢大人!34;nbsp杂役老周冒死将他拖出,典籍室的匾额nbsp34;金匮石室34;nbsp应声坠落,砸在他方才躺过的地方。谢渊盯着残页上的nbsp34;弩箭三千34;,忽然想起父亲旧案中nbsp34;越人借修缮藏兵器34;nbsp的记载,原来早在二十年前,这个阴谋便已埋下。

    nbsp当夜,谢渊在谢府沐浴,发现背部被木梁砸出的淤青,竟与父亲当年的旧伤位置相同。母亲柳氏捧着金疮药落泪:34;你父亲当年也是这样,被人纵火烧了查案的账册;nbsp话未说完,窗外传来瓦片轻响,三支弩箭破窗而入,擦着他的发梢钉在廊柱上。

    nbsp他吹灭烛火,借着月光看清弩箭尾羽nbsp——nbsp正是越国的纹饰。父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34;若遇尾羽带山纹的弩箭,必是越州死士。34;nbsp谢渊摸到枕下的青铜镇纸,那是母亲暗藏机关的防身利器,当年父亲正是用此物击碎过刺客的头骨。

    nbsp卯时初,太学博士陆凯翻墙而入,衣摆还沾着露水:34;典籍室走水时,太府寺的人正在后巷搬运木箱,箱角露出的正是越国锦缎。34;nbsp他展开一幅布防图,34;王崇年调了五百府兵入驻工地,名义上是护修,实则;

    nbsp34;实则是转移弩箭。34;nbsp谢渊指着残页上的焦痕,34;李大人宴席上提到的地基木箱,里面装的不是建材,是越国的连弩。他们怕我查到此节,所以先烧账册,再派死士。34;nbsp他忽然想起白日在火场见到的皂隶,腰间银鱼牌刻着极小的nbsp34;王34;nbsp字nbsp——nbsp正是王崇年的私兵标记。

    nbsp未时三刻,谢渊乔装成运水工

第17章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