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章 牙牙学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的国策。

    nbsp就这么以一种,谁都没有想到,谁都没预料到,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过程和方式,确定了下来。

    nbsp胡惟庸以为自己是幕后执棋之人。

    nbsp可在今天的这朝堂上,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棋盘上,不知何时不知何地不知究竟怎么入的局。

    nbsp不过没有关系,他还是能够得利的。

    nbsp科举重开,他就能得利,他是文官之首,朝堂中最大的那棵树!

    nbsp还有就是狠狠的给了,浙东那帮沽名钓誉之辈一刀。

    nbsp他不亏,他赚了!

    nbsp只是心里,有些不好受罢了,他为什么还做棋子!

    nbsp而真正的幕后之人朱标,也是没有想到,这事情居然这样确定了下来,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nbsp徐伯,表哥,父皇……

    nbsp此策与国有利,既然定下就要尽快执行。

    nbsp朱元璋当即便让人拟旨,传送大明各地,告知天下所有学子,朝廷要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nbsp并且这重开的首次科举。

    nbsp直接免去童乡两试,有功名在身者,皆可赶往大明京城参加会试。

    nbsp同时考虑到北方诸省平定不久,路途遥远曲折。

    nbsp太子朱标又请求父皇朱元璋,命户部专项拨银,直接资助北方诸省学子进京赶考。

    nbsp就是在明摆着偏袒。

    nbsp同时这也是在警告,那些看不惯重开科举分设两榜取士的人,都想清楚了再说话。

    nbsp三思而后行!

    nbsp如果还想搞出什么事来,仔细的好好想想后果。

    nbsp他们能不能承受的住!

    nbsp一切事了,朱元璋下令退朝。

    nbsp文武百官再次跪拜恭送。

    nbsp只是站起身时,脸上的表情各有相同。

    nbsp出身南方的官员,看向赵好德的眼神倒是千篇一律,若眼神如刀,现在赵好德已被千刀万剐。

    nbsp而反观北方出身的官员,却是聚在赵好德身侧,不断恭维感谢。

    nbsp国之大幸!

    nbsp退了朝,离开奉天殿。

    nbsp父子两人并没有像往日一样,直接分开各自去处理政务,而是拐了弯随便找了凉亭边坐了下来。

    nbsp太监宫女立刻端上茶水点心,新鲜瓜果。

    nbsp而后又迅速离开,只留白苟和黄免两个贴身太监,微微佝偻着身子在旁边候着。

    nbsp朱标伸出手端起茶壶,先为朱元璋倒了一杯茶,并推到他的面前。

    nbsp“爹,今天这事,徐伯和表哥,是您安排的吧?”

    nbsp朱元璋早就料到,自己儿子会问这个问题,双眼直直的看着他。

    nbsp脸上带着些许笑意,“不是咱还能有谁?”

    nbsp“标儿,你的那些安排确实不错,但是你忘了一点!”

    nbsp忘了一点?

    nbsp朱标端着茶杯的手顿了一下。

    nbsp他忘了哪一点?

    nbsp为了此事,他私下里没少上心。

    nbsp时时关注,时时推演,方方面面,所有能够想到的点,他全都想到了,做做好十分完善的预案。

    nbsp为的就是万无一失!

    nbsp怎么可能会像爹说的那样,忘记了那一点。

    nbsp见自己的话并没有直接点醒儿子,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重了。

    nbsp为人父最高兴的是什么?

    nbsp不就是教导儿子,看着他逐渐成才,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样子吗?

    nbsp但幸也不幸。

    nbsp他朱元璋的儿子聪明啊,从小什么事都是一点就透,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享受到,教导儿子的那种成就感了。

    nbsp今天终于又让他抓住机会!

    nbsp伸手在朱标肩膀捏了捏,朱元璋缓缓开口,“咱问你,咱是谁?”

    nbsp“大明开国皇帝!孩儿的爹!”

    nbsp“你呢?”

    nbsp“大明东宫太子!您的儿子!”

    nbsp朱标的回答很合朱元璋的胃口。

    nbsp听着笑着都合不拢嘴,搭在朱标肩膀上的手,微微用加

第139章 牙牙学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