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楼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报名结束后的第三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地面临时集合点就挤满了人。废墟清理组的四万人,分成了二十个组,每组两千人,跟着带队的到了各自的区域。每个人手里都攥着刚领的撬棍和安全帽,年轻小伙子们互相拍着肩膀打气,几个年纪稍长的汉子正低头检查手套的耐磨层——那是后勤组连夜用旧轮胎剪出来的,虽不精致,却扎实得很。
nbsp陆海天站在土坡上,看着人群里晃动的身影,忽然想起灾变前公司工地上的早会。那时他刚接手家族的建筑公司,总爱在清晨的工地上转,听钢筋碰撞的叮当声,闻混凝土混着泥土的腥气。没想到时隔多年,竟在这样的光景里,重新见证了这般热闹的阵仗。
nbsp“都听好了!”他扬声开口,声音顺着风传得很远,“今天先清老城区东边那片——就是挨着旧超市的地块,那里以前是居民区,楼体大多塌了一半,别硬拆,先把碎砖碎瓦清出来,能用的钢筋木料单独堆着,后面基建组还要用。”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人群,“最重要的是安全!遇到松动的墙体别靠近,先叫爆破组的人来看看!谁要是逞能蛮干,立刻停岗!”
nbsp人群里响起一片“知道了”的应答声,震得远处的野草都晃了晃。陆海天挥了挥手,清理组的人立刻扛着工具往东边走,脚步踩在干透的土地上,踏出一串闷响。
nbsp第一个月的清理最是磨人。塌了的楼像堆揉碎的积木,碎砖里混着旧家具的木板、生锈的铁皮,甚至还有没被水泡烂的布料。年轻小伙子们抡着撬棍拆墙基,震得虎口发麻,汗水顺着下巴往下掉,砸在土里洇出小小的湿痕;年纪大些的则蹲在地上捡钢筋,用锤子敲掉上面的水泥块,再把长短一致的捆在一起——这些钢筋要送去维修队,拉直了能当临时棚屋的骨架。
nbsp有回清理到一栋塌了大半的居民楼,撬棍刚插进墙缝里,二楼的预制板突然“咔嚓”响了一声,眼看就要往下掉。站在下面的小伙子吓得僵在原地,旁边的老焊工王师傅一把拽过他,自己往旁边滚了半米,预制板“轰隆”砸在地上,碎砖溅得老远。
nbsp“说了别硬来!”陆海天赶过来时,王师傅正拍着身上的土骂那小伙子,“这楼是砖混结构,灾变时被水泡了三年,墙皮早酥了,得先把旁边的支撑柱敲掉再拆!”他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本子,翻开给小伙子看——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楼体结构图,是他前一天绕着废墟转了三圈画的。
nbsp陆海天看着本子上歪扭却清晰的线条,心里暖了暖。他让后勤组送了两筐绿豆汤过来,蹲在王师傅身边递过一碗:“王师傅,辛苦您了。”
nbsp王师傅接过汤喝了口,抹了把嘴笑:“陆先生这话见外了。清干净了好盖房子嘛——我孙子总问我,啥时候能住上有窗户的屋子,能在院子里种棵石榴树。”他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捡碎玻璃的小男孩,“那就是我孙子,跟着来帮忙呢。”
nbsp陆海天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孩子不过七八岁,正蹲在地上用小铲子把碎玻璃铲进竹筐,小脸晒得通红,却半点不偷懒。他忽然想起小思,等这片清理完了,或许可以在这里种棵树,等小思长大了,树也该枝繁叶茂了。
nbsp清理进行到第十五天时,维修队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二十台拖拉机开到了地面。刘军开着其中一台往清理区,拖拉机“突突”地跑在土路上,扬起一路烟尘,引得所有人都停下手里的活看。
nbsp“这玩意真管用?”有个小伙子伸手摸了摸拖拉机的轮胎,眼里闪着光。
nbsp“不光能跑,还能拉货!”刘军跳下车,拍着车厢笑,“以后清出来的碎砖不用你们扛了,直接装车上,拉去北边的洼地填坑——那边以后要弄成蓄水池。”
nbsp有了拖拉机,清理的进度快了不少。每天二十台拖拉机拖着满车的碎砖来回地忙碌,车斗颠得“哐当”响,却没人觉得吵——那声音里,藏着日子往前挪的盼头。
nbsp一个月后,东边那片废墟终于清得差不多了,该片区的工作由基建组接手,而清理组又转移到下一个战场。
nbsp被清理出的地面坑坑洼洼,却能看清当年的路沿石。陆海天让人用压路机碾了两遍,把土整平,又撒了层石灰标出地基线——四层高的小楼准备打三米深的地基,这是他跟几个老建筑师傅商量定的,“地基得扎牢,不然以后下雨容易塌。”
nbsp打地基那天,基建组的四万人早早来了,基建组又分成了二十个小队,每支小队负责一栋楼。他们先在石灰线里挖
第16章 楼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