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0后的回忆录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玩雪走亲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支书一家,也是我父母的媒人,我也是后来无意听说的,因为没人跟你讲那些,我外公退休前把职位指定的下一任村支书,毕竟当了村支书几十年,刚退休的时间还是威信的。村里走亲戚简单,一天可以走十几户,一般亲戚就坐下喝杯茶,然后到指定的亲戚用餐,我们邻居家的那户我印象中每年都有走动,当时我是不知道原因的,村子搬迁多年后,一次酒宴上听大舅说的,不知道是大外公,二外公还是三外公过世的酒宴上听说的,那时候我已经去城里念高中了,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在一个无意中能得到多年没有发现的真想,我后来考上大学,隔壁领居夫妇还骑自行车过来参加我的升学宴了,应该叫邓爷爷和邓奶奶,其实没人知道我知道了真相,只是大舅酒后一言让我听到了,升学宴上来了很多老师和校长,还有学校厨师,都是母亲以前的同事,连师公都来了,教过我母亲,又教我五六年级数学的老师,那时早就退休多年了,师生齐聚,确是相视一笑无言,因为没人相信我会考上一本大学,因为同届的老师子女们没有考上的,而且其它老师子女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碾压我的存在,一直名列前茅,我中小学的成绩永远是中后排名,母亲学校还为我在乡镇电视台点了几首歌,依照管理象征性的破费了一次,也不知道有多少同学能看到,恰好一个初中同学看到了,当时也没电话联系,后来通过老师们牵线,我和他结伴去了外市南边的大学,还在他家提前过了一夜,第一次没有让父亲送我上学,父亲当时在外务工赚学费,没时间送我去大学,同去大学的七八个同学都是家长护送的,当时凭录取通知书铁路半票,不过是一路站了七八个小时的火车。

    nbsp本村亲戚好走,三天可以走完,亲戚分布在二三五组,而且五组的大姨家在我读五六年级的时候已经搬迁到县城去了,只需要走二三组的亲戚,都在三五里范围,虽有大雪,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去湖北亲戚,每年必走,毕竟爷爷奶奶,大伯大婶,大姑小姑都在湖北,骑着自行车要一两小时左右,还要过河,父亲一辆自行车,我兄弟还要一辆自行车,那手脚冻的瑟瑟发抖,没有任何知觉,到目的地了,烤火半小时才会恢复知觉,耳朵和手脚冰冷刺骨,不过见到亲人,还是喜悦的,吃到湖北菜也好吃,都说湖北的酒,湖南的烟是一绝,代指湖北的食品好吃,不管是锅盔,鱼糕,罐藕,甜酒,热干面,湖南的芙蓉王和金银白沙烟都是流行几十年不衰。奶奶会从她的木箱子拿出好吃的给孙子们,伯伯家的菜香,两个姑妈的压岁钱都是很怀念的,告别都是依依不舍。主要还是隔的太远,隔河渡水,交通工具全靠自行车和双腿,有时就是靠双腿走路,不一定每回都会骑自行车。那时候走亲戚也特别简单,不空手,一包纸包红糖,一瓶散装白酒,白酒是用医疗输液瓶,洗干净了,装的白酒,这样的走亲戚模式盛行了十年,年味十足。

    喜欢。

第16章 玩雪走亲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