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处暑鹰乃祭·残暑夹燥寻通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止的小儿,决明子让人演奏以编钟、磬等金石乐器为主的乐曲。悠扬清脆的乐声如潺潺流水,传入小儿耳中,安抚他们烦躁的情绪。同时,在乐曲演奏时,将决明子研磨成的细粉置于香炉中焚烧,烟雾袅袅,香气四溢。小儿们听着乐声,嗅着清香,渐渐停止啼哭,安静入睡。
nbsp五、性味归经炼和丹
nbsp为了彻底治愈“残暑夹燥”之症,决明子决定炼制“清和丹”,此丹药凝聚天地精华,历经重重工序。
nbsp精选生决明子(甘凉,归肝、肾、大肠经)十斤,于处暑前七日,在子时(23nbspnbsp1点)阳气初生之际,采摘饱满的种子。将其放置在西方庚位的青石台上,用初降的秋雨浸泡七日七夜,每日酉时(17nbspnbsp19点),以白玉杵轻轻搅拌,直至种子通体透亮,内部隐约可见流动的水光。
nbsp选取茯苓(甘淡,归脾、心、肾经)、白术(苦甘,归脾、胃经)各五斤,茯苓需挑选纹理细腻者,白术则取根茎粗壮的。用山泉水洗净后,与决明子一同放入蒸笼,以荷叶为垫,蒸九次,晒九次。每次蒸时,在蒸笼顶部悬挂天然水晶,借水晶的清凉之气,增强药物的润燥之效。蒸晒完毕,药物质地变得极为柔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nbsp加入川贝母(苦甘,归肺、心经)、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各三两,将它们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如同轻烟。再取上等的蜂蜜、梨汁各适量,与药粉一同倒入铜锅,文火慢熬。熬制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如凤凰涅盘,直至药汁浓稠如饴,滴入水中成珠不散。
nbsp将熬好的药汁倒入特制的模具中,制成梧桐子大小的药丸,外裹一层用决明子花研磨而成的粉末。每颗药丸都蕴含着天地灵气与医者匠心,服用时,每日辰时(7nbspnbsp9点)、申时(15nbspnbsp17点),以荷叶煎汤送服三丸。辰时,脾胃经气旺盛,利于药物吸收;申时,膀胱经当令,可促使邪气排出。
nbsp患者服用清和丹后,身体逐渐好转。初服时,部分患者会微微出汗,体内的暑湿之邪随汗液排出;几日后,大便恢复正常,不再黏滞;连续服用半月,食欲大增,面色红润,仿佛脱胎换骨。一位曾经虚弱不堪的老者,服用丹药后,竟能独自上山采摘野果,逢人便夸赞:“这清和丹,就是救命的仙丹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六、处暑调和摄生术
nbsp处暑正日,决明子在谷中开阔之地搭建“调和阴阳台”,此台设计精巧,蕴含着深刻的养生之道。
nbsp台基以九十九块黑色玄武岩砌成,象征北方坎水,取“水润万物”之意;四壁悬挂由决明子藤蔓编织而成的帘子,藤蔓间点缀着白色的菊花,菊花象征西方庚金,与玄武岩相互呼应,形成“金生水”的格局;地面铺满圆润的鹅卵石,中间镶嵌着用朱砂绘制的太极图案,鹅卵石代表大地,太极图寓意阴阳调和;四角放置青铜鼎,鼎中燃烧着沉香、檀香,香烟袅袅升起,如云雾缭绕,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nbsp每日清晨,决明子带领村民在调和阴阳台上行“吐纳调和功”。众人面向东方,双手高举,掌心朝上,深吸气时,想象吸入清晨的清新之气,感受天地间的阳气缓缓注入体内;呼气时,发“呵”字音,同时双手缓缓放下,掌心朝下,想象将体内的暑湿、燥邪之气排出体外,通过脚底涌泉穴沉入大地。如此反复练习,配合缓慢而均匀的呼吸,使气息在体内顺畅流转,调和阴阳。
nbsp饮食上,推出“三调养生宴”。“荷叶粳米粥”,选用新鲜荷叶与粳米同煮,荷叶清香解暑,粳米健脾和胃;“山药决明子炖排骨”,山药补脾益肺,决明子清热润燥,排骨滋养气血;“雪梨百合银耳羹”,雪梨润肺止咳,百合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燥。每一道菜肴都精心烹制,既美味可口,又能调理身体,帮助村民抵御暑燥之邪。
nbsp刘阿婆在家人的搀扶下参加养生宴,她品尝着每一道菜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饭菜,比我生病前吃的还要香,吃完整个人都舒坦了!”
nbsp七、禾乃登科悟大道
nbsp处暑三候“禾乃登”,谷中的庄稼在经历暑燥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丰收。金黄的稻谷低垂着头,饱满的麦穗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决明子登上观星台,只见太白星与荧惑星的光芒逐渐柔和,相互辉映,北斗斗柄的赤红与银白之气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润的青色,如碧玉般晶莹剔透。
nbsp他解开五运囊,撒出七十二颗“处暑种”,种子落地生根,瞬间长出嫩绿的幼苗。幼苗的叶片上天然形成“和”字,随着阳光的照耀,“和”字逐渐转变为“泰”字,叶脉间闪烁着晶莹的露珠,宛如镶嵌着无数颗钻石。此时,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整个山谷,将调和阴阳台笼罩在七彩光芒之中。
nbsp刘阿婆带着全家前来致谢,她的身体已完全康复,精神矍铄,还特意穿上了崭新的衣裳。“先生,多亏了您,我们全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刘阿婆激动地说道,眼中满是感激的泪水。
nbsp决明子望着丰收的田野和幸福的村民,语重心长地说:“残暑夹燥,看似灾难,实则是天地对我们的警示。人体与自然本为一体,只有顺应天时,调和阴阳,才能健康长寿。就像这处暑时节,既要清除残留的暑气,又要滋润干燥的身体,达到阴阳平衡。治病如此,人生亦如此。”
nbsp话音刚落,天空中传来一声清脆的鹰啼,一只矫健的鹰隼在空中翱翔,翅膀有力地挥动,展现出勃勃生机。它的下方,是忙碌而喜悦的村民,他们在田间穿梭,收割着丰收的果实。阳光洒在大地上,为整个青蚨谷披上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一幅和谐美好的画卷,诉说着“天人合一”的永恒真理。
nbsp结语·十三章论要
nbsp此回书表处暑时节,决明子以“清暑化湿,润燥和中”为纲,融七情疗法、五行生克、丹丸炮制、时辰养生于一炉,示中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之真机。正是:
nbsp赞诗曰
nbsp处暑残暑夹燥狂,青童寻方制清霜。
nbsp七情通滞调寒热,五味和合化湿伤。
nbsp丹丸炼就阴阳泰,时辰养生体安康。
nbsp欲知白露祛寒法,且看玉露润秋凉。
nbsp下回预告
nbsp且说处暑过后,谷中凉意渐浓,夜间露水增多,清晨草木皆白。村民们开始出现畏寒、咳嗽、关节疼痛等症状。决明子观天象,见西方太白星光芒大盛,北方辰星隐现微光,叹道:“此乃‘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寒气渐生,肺卫受侵!”欲知如何以决明子温肺散寒,且看下回《白露鸿雁来·寒侵肺卫觅暖方》。
喜欢。
第十三回 处暑鹰乃祭·残暑夹燥寻通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