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春分阴阳失衡候 鹤调气血平乾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出之时,阴阳交替之际——施术。她先以生姜片擦拭「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腹中丹田之处——再取陈艾绒制成鸽蛋大的艾炷,置于穴位,点燃后行「补法」艾灸:艾炷燃尽后,迅速更换新炷,共灸七壮,「七为少阳之数,与卯时阳气升发相应,」青瑶解释道,「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会,灸之能温阳化气,培补先天之本,《医学入门》言关元主诸虚百损,壮元阳,理心肾。」

    nbsp施灸过程中,陈仲康自觉有一股暖流从关元穴缓缓升起,向胸腔扩散,心悸感随之减轻。同时,青瑶教授他「春分导引术」: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掌心向上,如托举春日朝阳,缓缓举过头顶,同时深吸气,想象阳气从脚底涌泉穴上升;双手翻掌向下,如拥抱大地,缓缓按至腹部,同时深呼气,想象阴气从头顶百会穴下降,如此反复九次,「此乃天地人三才导引法,升清降浊,调和三焦,」青瑶示范道,「春分时节练习,可顺应阴阳交替之势,平衡体内气血。」

    nbsp六·气血调和心悸止

    nbsp三剂「鹤草交泰汤」后,陈仲康的病情出现显着转机:第一剂服后,当夜心悸次数减少一半,虽仍有轻微结代脉,但已能安睡两时辰;第二剂服后,正午眩晕感减轻,潮热盗汗次数减少;第三剂服后,春分当日竟未出现明显心悸,眩晕止,能在庭院中缓慢踱步。青瑶诊其脉,结代脉明显减少,每分钟停跳仅一次,脉象渐趋和缓;观其舌,舌质转淡红,裂纹变浅,舌苔薄白均匀,提示气血渐复,阴阳趋和。

    nbsp调整药方时,青瑶加「熟地」三钱、「山茱萸」二钱,熟地用砂仁水拌炒至表面挂香,山茱萸用黄酒蒸制后晒干,「熟地滋肾阴,山茱萸敛肾阳,」她解释道,「砂仁醒脾防滋腻,黄酒行散助药力,此乃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阴阳互根之法。」减去生姜至一钱,避免温燥伤阴,同时加「五味子」一钱,收敛心气,增强安神之效。

    nbsp服药七日,陈仲康已能每日清晨在庭院中练习导引术,心悸完全停止,眩晕消失,面色转润,口唇淡红,手足转暖,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如春风拂柳,均匀有序。青瑶以「炙甘草丸」善后,方中炙甘草、人参、阿胶、熟地等药研末炼蜜为丸,嘱其用「龙眼枣仁茶」送服,「丸者,缓也,可缓缓图之,巩固疗效;龙眼枣仁茶,养心安神,调和气血,与炙甘草丸相伍,可预防复发。」

    nbsp七·黑帝论道释阴阳

    nbsp是夜,北方黑帝在「幽都玄宫」召见青瑶。玄宫内,玄火与玄冰共生,左侧墙壁燃烧着幽蓝的火焰,右侧墙壁凝结着晶莹的冰层,中央摆放着巨大的太极图,阴阳鱼缓缓转动,象征「阴阳平衡,周而复始」。黑帝身着「玄武阴阳衣」,衣左半幅绣着仙鹤草、炙甘草等阳药,右半幅绣着阿胶、麦冬等阴药,腰佩「阴阳玄璜」,璜体一半为火焰纹,一半为水波纹,随呼吸明灭。

    nbsp「春分者,阴阳相半,昼夜均而寒暑平,」黑帝以玉杖指点太极图,图中阴阳鱼首尾相衔,红蓝纹路均等,「陈仲康之病,阴阳失衡如天平倾倒,阳气不足则畏寒、心悸,阴气不足则潮热、盗汗,非单纯补阳或滋阴可治,需阴阳双补,调和气血。你用炙甘草汤,以甘草、人参补阳,生地、阿胶滋阴,仙鹤草调和气血,交泰丸交通心肾,此乃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之道。」

    nbsp青瑶叩首请教:「为何用阴阳炉分煎和合之法?」黑帝笑道:「阴阳分煎,使阳药得阳火而不燥,阴药得阴火而不凝;和合煎煮,使阴阳二气浑然一体,如夫妻和睦,家庭乃兴。更妙在艾灸关元与导引术,艾灸借天之阳以补人之阳,导引借地之阴以养人之阴,一动一静,一补一泄,暗合《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至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论道毕,黑帝取出一枚「阴阳既济丹」,丹体半红半黑,如太极阴阳鱼,内中可见仙鹤草、炙甘草、阿胶、肉桂等药的碎屑,「此丹集二十四节气治法之大成,可预治阴阳失衡诸证。至此,二十四节气医案已毕,你需将其整理成书,传于后世,使中医智慧如仙鹤长青,惠及苍生。」

    nbsp青瑶领命退出,见轩辕丘的天空已现黎明曙光,春分的朝阳与落日竟同时出现在天际,形成「日月同辉」的奇观。陈仲康在庭院中舒展导引术,腰间挂着青瑶赠送的「仙鹤草调和香囊」,香囊以阴阳鱼纹样刺绣,内装仙鹤草、龙眼肉、肉桂、麦冬等药末,在晨风中轻轻晃动,散发出温暖而清新的气息,与远处药鼎中升起的青烟相互交融,在天地间织就一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壮丽画卷,为二十四节气的中医传奇画上圆满的句号。

    nbsp结语

    nbsp春分节气的阴阳两虚之证,是「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的集中体现。青瑶以仙鹤草为「调和气血之使」,巧妙配伍炙甘草汤与交泰丸,结合艾灸关元、春分导引术等疗法,演绎了「调和阴阳、益气养血、交通心肾」的治疗智慧。其间贯穿五行生克、药物炮制、时辰医学、导引养生等中医精要,更揭示了「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的深层哲学。此回以「阴阳失衡」起,以「阴阳既济」终,不仅总结了二十四节气的诊疗智慧,更彰显了中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至高境界。

    nbsp赞诗

    nbsp春分阴阳两气争,心悸眩晕困浮生。

    nbsp炙甘汤里藏乾坤,交泰丸中悟化衡。

    nbsp艾暖关元阳气动,导引气机阴浊清。

    nbsp廿四节气成书日,鹤舞人间大道行。

    nbsp终章·医道传承

    nbsp青瑶遵黑帝之命,历时三载,将二十四节气医案整理成书,名曰《仙鹤草二十四节气药案》。书中以仙鹤草为引,详述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常见病症、辨证要点及治疗方法,涵盖药物炮制、针灸推拿、导引养生等内容,尤其强调「天人相应」「调和阴阳」的核心思想。书中记载的「鹤草系列方」——如立春的鹤芍痛泻方、大寒的鹤萸四神汤等——成为后世医家治疗节气病的经典方剂。

    nbsp光阴流转,此书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仍在中医界闪耀光芒。每当春分时节,医家们仍会效仿青瑶之法,以仙鹤草配伍调和阴阳之剂,配合艾灸与导引术,治愈众多阴阳失衡的患者。而青瑶的传说,亦如仙鹤般展翅于历史的天空,永远诉说着中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指引着后世医者在天人合一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nbsp关于仙鹤草的神话传说故事已完结。

    喜欢。

春分阴阳失衡候 鹤调气血平乾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