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混沌归寂·大雪焦与冬至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一章nbsp混沌归寂·大雪焦与冬至元

    nbsp第一节nbsp大雪·混沌通焦(上合三焦之奥)

    nbsp大雪时节,昆仑山混沌穴的石门自动裂开一条缝,门缝中溢出的气流竟同时带着寒、热、燥、湿四种气息,在雪地上画出《难经·六十六难》34;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34;的符箓。凌儿解下腰间的34;三焦香囊34;,囊中装着按上中下焦分置的药魂:天冬(上焦)、白术(中焦)、熟地(下焦),此刻正随着穴中气机震动不止。

    nbsp穴内深处,上古虚实疠如阴阳鱼般旋转,鱼眼分别是34;上焦虚火34;与34;下焦寒湿34;,鱼身鳞片刻着34;中焦气滞34;的条文,正应了《景岳全书》34;三焦为病,多属虚实夹杂34;的论断。凌儿见状,立即取出冬凌草与三才封髓丹的药魂:天冬化作青霞(上焦),熟地化作玄渊(下焦),人参化作黄土(中焦),冬凌草则化作青鸾,衔着34;调和三才34;的玉露,在阴阳鱼之间穿梭。

    nbsp34;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34;凌儿挥动34;三焦经羽34;,羽毛上的34;关冲穴中渚穴34;纹路亮起三色光,引动青霞灌溉上焦,玄渊滋流下焦,黄土运化中焦。虚实疠的阴阳鱼突然加速旋转,竟分裂出34;上热中痞下寒34;三个分身,分别对应三焦的典型病症:上热分身喷出34;咳嗽咯血34;的火焰,中痞分身吐出34;脘腹胀满34;的浊气,下寒分身甩出34;泄泻水肿34;的冰链。

    nbsp凌儿迅速启动34;三焦分治阵34;,以34;清上焦热、化中焦湿、温下焦寒34;为原则:上焦以34;泻白散34;药魂化作白虎,扑灭火焰;中焦以34;平胃散34;药魂化作黄牛,犁开浊气;下焦以34;真武汤34;药魂化作玄武,镇住冰链。冬凌草玉露则如春雨般遍洒三焦,形成34;火降水升、土运木达34;的气机循环。

    nbsp34;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34;混沌穴的石壁突然渗出泉水,在地面汇成上中下三条溪流,分别对应三焦的34;雾、沤、渎34;形态。凌儿趁机将三才封髓丹的药魂融入溪流,只见上焦溪化作甘露,中焦溪化作沃土,下焦溪化作温泉,共同浇灌虚实疠的阴阳鱼身。鱼身的34;虚实34;条文逐渐褪色,露出底层的34;三焦通利34;图腾——那是一个贯通天地人的透明管道,管道中流动着34;原气34;的金色光雾。

    nbsp当虚实疠最终化作一汪34;三焦原泉34;时,泉水中浮现出《中藏经》34;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34;的立体图谱。凌儿取出随身携带的《三焦辨证图说》,书页自动吸附泉水中的光雾,形成34;三焦气化34;的动态模型。她知道,这是中医藏象学中最抽象的三焦理论,终于在神话世界中获得了可感知的形态。

    nbsp第二节nbsp冬至·一元复始(下成万化之宗)

    nbsp冬至正午,昆仑冰渊的墨毒与全年疠气残余如百川归海,在太极台底聚成34;万疠归宗34;的混沌体。其形若未分的太极,一半是冰渊的墨黑(阴),一半是丹炉的赤焰(阳),周身缠绕着《黄帝内经》34;病机十九条34;的锁链,每节锁链都锁着一个季节的疠气精华:春之风、夏之火、长夏之湿、秋之燥、冬之寒。

    nbsp凌儿站在太极台中央,脚下是按34;后天八卦34;排列的药鼎,鼎中分别盛放着四季药魂:春季的薄荷(木)、夏季的石膏(火)、长夏的茯苓(土)、秋季的麦冬(金)、冬季的熟地(水)。她解开衣襟,露出心口的冬凌草灵根——那是她作为草仙的本体,此刻正发出微弱的绿光,与太极台的34;先天一气34;共鸣。

    nbsp34;冬至一阳生,复卦见天心。34;凌儿默念《周易》爻辞,将灵根拔出,化作34;一元之引34;投入中央鼎。灵根遇火立刻化作青雾,与四季药魂融合成34;五气朝元浆34;。正当丹成之际,冰渊底突然传来轰鸣,34;疠祖34;破雾而出——其状如流动的五行,青(木)、赤(火)、黄(土)、白(金)、黑(水)五色气流在体内互相吞噬,表面布满3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34;等

第11章 混沌归寂·大雪焦与冬至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