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3章 书生的笔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前有个叫柳溪村的地方,村里住着个叫李文秀的书生。这文秀人如其名,生得眉清目秀,满腹经纶,只可惜家道中落,穷得叮当响。二十好几的人了,连个媳妇都说不上,整天就窝在那间漏风的破屋里读书写字。

    nbsp这年冬天特别冷,文秀裹着打补丁的薄棉袄,冻得直哆嗦。眼看油灯都快没油了,他叹了口气,正欲吹灯歇息,忽听得窗外“啪嗒”一声轻响。

    nbsp开门一看,四下无人,只有地上躺着一封信。

    nbsp“怪事,这大半夜的,谁来的信?”文秀嘀咕着拾起信来。信封素白,无一字署名。回到屋里拆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nbsp信上是一首咏梅诗:“寒梅傲雪立枝头,不惧风霜自风流。莫道世间无知己,清香暗送有缘人。”字迹清秀飘逸,诗意更是不凡。

    nbsp文秀读罢,拍案叫绝:“好诗!不知是哪位高人所作?”他本就爱诗如命,当下不顾寒冷,提笔蘸墨,在那诗旁和了一首:“寒窗苦读十余秋,未见功名心已休。幸得君诗如暖酒,醉罢方知不白首。”

    nbsp写罢,他将回信放在窗外石凳上,这才回屋睡下。

    nbsp第二天一早,文秀忙去开窗查看,那信果然不见了。当晚,又有一信送来,这次是篇谈论治国之道的文章,见解独到,文采斐然。

    nbsp就这样,夜复一夜,那位神秘笔友总会送来书信,有时是诗词,有时是文章,偶尔还会指点文秀的文章不足之处。文秀视对方为知己,每每回信畅谈,竟成了他清苦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nbsp最奇的是,有天文秀在信中抱怨买不起好书,第二天窗外就多了几本罕见的典籍。他生病无力看病时,信中便会附上药方,一试即灵。

    nbsp“这位先生必是隐世的高人。”文秀常这么想,“待我考取功名,定要寻他好生报答。”

    nbsp在笔友的指点下,文秀学问大进。转年春天,他辞别乡亲,赴京赶考。临行前,他特意留书一封,告知笔友自己的行程。

    nbsp说来也怪,一路上,每到一处,总有信如约而至,或是鼓励,或是提醒考场要点。文秀心里暖暖的,想着这位不知名的朋友如此关照,眼中不禁湿润。

    nbsp放榜那日,李文秀三字赫然排在榜首——他中了状元!

    nbsp琼林宴上,文秀披红挂彩,好不风光。许多达官贵人都想招他为婿,可他心里惦念的,却是那位从未谋面的笔友。

    nbsp“若非先生指点,文秀焉有今日?定要寻到他,当面拜谢。”文秀对同科进士们说。

    nbsp大家听了这段奇事,纷纷称奇。有人笑道:“李兄莫非是遇到了狐仙?”还有人打趣:“或是哪家才女,暗中倾心于你哩!”

    nbsp文秀只是摇头。他细心保存着所有来信,此刻拿出比对,发现所有信纸质地相同,带着淡淡的墨香,绝非寻常市面所售。

    nbsp一位老翰林眯眼看了半晌,忽然道:“这纸...似是前朝宫内特制的‘青云纸,如今早已不再生产。只有些世家大族,或许还有些库存。”

    nbsp文秀忙问何处可寻,老翰林捋须道

第693章 书生的笔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