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84章 竹音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江南多竹,尤以惠山南麓那片竹海最是幽深。林中竹株参天,遮天蔽日,连日光都要滤过三重竹叶才敢洒下碎金般的光斑。当地樵夫常说,每逢月圆之夜,竹海深处会飘出琴声,那声音清得像山涧泉水,凉得似冬夜霜花,听过的人三日里都觉耳中清甜,连砍柴的力气都多了几分。

    nbsp这话传到苏州琴师钟子期耳中时,他正对着案上焦尾琴唉声叹气。钟子期十五岁学琴,二十岁便在江南琴会夺魁,可近半年来却像被堵住了心窍,指尖落弦总差着几分灵气。他走遍名山大川寻找灵感,却连一段像样的曲子都弹不出来,听闻惠山竹海的奇事,便背着琴囊寻了过来。

    nbsp恰逢八月十五,月色如银。钟子期刚踏入竹海,就听见一阵琴声从深处飘来。那琴音不似人间所有,时而像竹叶簌簌轻响,时而像竹露滴落青石,弹到急处又如狂风穿林,缓时则如月光漫过竹梢。钟子期循着声音往里走,越走越觉心神安宁,先前满脑子的烦躁竟都被琴音涤荡干净。

    nbsp穿过一片密竹林,眼前忽然开阔——月光下,一方青石台旁立着位青衣女子。她长发如瀑,素手纤纤,正坐在一架竹制琴前抚弦。女子周身似有淡淡青光流转,连飘落的竹叶都绕着她打转,仿佛天地间的灵气都聚在此处。

    nbsp钟子期看得痴了,直到琴声渐歇才猛然惊醒,忙拱手行礼:“在下钟子期,闻先生琴音绝妙,特来请教。”

    nbsp青衣女子抬眸看来,目光清冽如竹泉:“你寻我,是为求琴技?”

    nbsp“正是。”钟子期面露愧色,“晚辈近来陷于心魔,指尖无措,望先生指点迷津。”

    nbsp女子沉吟片刻,指尖轻叩青石:“要学琴,先修心。你若能在此竹林中,用三年时间,以竹叶为材做一把琴,我便传你琴道。”

    nbsp钟子期一愣:“竹叶纤薄,如何制琴?”

    nbsp“心若通透,万物可为琴。”女子话音未落,身形竟渐渐化作一缕青雾,消散在竹影间,只留下一句轻语,“三年后月圆之夜,携琴来见。”

    nbsp钟子期望着空无一人的青石台,心中虽有疑惑,却生出一股决绝。他当即在竹林旁搭了间草屋,每日清晨踏着露水采集新鲜竹叶,午后坐在竹下晾晒,晚间则对着月光琢磨如何将薄如蝉翼的竹叶凝聚成型。

    nbsp起初,他试着用丝线将竹叶串起,可稍一用力竹叶便碎;后来又想以竹胶粘合,却总也固定不住琴身的弧度。春去秋来,第一年过去,钟子期手中连琴的雏形都没有,指尖却被竹叶边缘割得满是伤痕,沾了竹胶后又痒又疼。有好几次,他望着满地破碎的竹叶,想过放弃,可一想

第684章 竹音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