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0章 再访吕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豆腐营养丰富,口感滑嫩,烹饪方法多样,更重要的是,原料便宜,制作工艺一旦掌握,成本不高,利润却可以相当可观。若能在咸阳独家推出此物,不仅能解燃眉之急,甚至可以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财源!

    nbsp“对,就是豆腐!”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回想了一下豆腐的制作流程:浸泡大豆、研磨成浆、过滤豆渣、煮沸豆浆、点入石膏或盐卤,最后压制成型。

    nbsp石磨在这个时代已经存在,大豆更是寻常之物。关键在于点浆用的石膏或盐卤。石膏在古代也用于药材或建筑,设法寻到应该不难。盐卤则是制盐的副产品,或许可以通过一些渠道获得。

    nbsp这个想法让李斯原本有些沉郁的心情豁然开朗。然而,兴奋过后,一丝顾虑又涌上心头。

    nbsp“秦国重农抑商,商君之法对商业活动限制颇多。”李斯眉头微蹙,“我虽有爵位,但若公然大规模经商,会不会引人注目,甚至触犯某些禁忌,反而弄巧成拙?”

    nbsp他毕竟是穿越而来,对秦国具体的商业法规和潜规则了解并不透彻。特别是他现在身份敏感,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万一这豆腐生意做大了,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影响到他在吕不韦面前的形象,那就得不偿失了。

    nbsp“不行,此事需谨慎。”李斯暗忖,“在动手之前,必须先摸清咸阳城内商业运作的门道,以及秦法对官员及其亲属经商有无明确限制。”

    nbsp他忽然想到了张泽!

    nbsp张泽是郑国手下的得力干吏,当初在郑国渠工地上,李斯与他多有合作,彼此印象都还不错。张泽为人精明干练,又久在官场,对咸阳的各种人情世故、律法条文想必了如指掌。而且,郑国渠工程本身就涉及到大量的物资采买、徒役管理,张泽对此必然经验丰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对,可以去拜访一下张泽。”李斯心中一定,“一来可以叙叙旧,联络一下感情,二来可以旁敲侧击地向他请教一下这方面的事情。他若肯指点一二,便能省去我不少摸索的功夫,也能避免踩雷。”

    nbsp而且,通过张泽,或许还能了解到郑国近况,毕竟,自己当初是被郑国力保才得以留在咸阳的。

    nbsp想到这里,李斯加快了脚步,心中已有了计较。赚钱固然重要,但行事稳妥,不留后患,才是他立足的根本。

    nbsp与此同时,相邦府书房内。

    nbsp吕娥蓉并未立刻向父亲禀报事务,而是目光落在了案几上那几卷崭新的竹简——《新序·吕氏春秋》大纲。

    nbsp她对李斯此人,观感颇为复杂。一方面,是关于其隐瞒的家乡发妻之事,以及他身上那种难以言喻的“现代”气息,都让她心生警惕与恶感,觉得此人城府深沉,品行堪忧。

    nbsp但另一方面,无论是从郑国渠的献策,还是晋阳的所作所为,乃至上次关于《吕氏春秋》编撰的初步见解,都不得不让她承认,此人的才华与见识,确有其过人之处,甚至远超许多饱学之士。

    nbsp“哼,巧言令色,不知其心如何。”吕娥蓉心中轻哼一声,但那双锐利的丹凤眼却不由自主地被竹简吸引。她知道父亲此刻正忙,一时半会儿也顾不上看这些。

    nbsp“我倒要看看,你究竟能写出些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来,竟敢妄谈为我大秦立万世之言。”

    nbsp一丝好奇心驱使着她,素手轻抬,纤长的手指触碰到了冰凉的竹简。她略一犹豫,还是缓缓展开了第一卷……

    喜欢。

第130章 再访吕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