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夏天快来啦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15章 4[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琴腹里的光阴

    nbsp斫琴坊的木门总在辰时泛起潮气。我蹲在沈砚秋师傅的桐木堆前,看他用指尖叩击木料,“空空”的回声里裹着晨露的清润,像远山传来的钟声。

    nbsp“这株桐树得长够三十年,”他抚摸着段泛着琥珀色的木料,树结处的纹路像幅微缩的山水画,“嘉靖年间的《琴苑要录》说,春取桐,秋取梓,得让木头先听过四季的风声。”墙角的陶缸里浸着漆树汁,表层结着层暗红的膜,揭开时飘出松烟与阳光混合的气息。

    nbsp谷雨那天,有人扛来段雷击过的老杉木。树皮焦黑处还留着闪电的爪痕,沈师傅用卷尺量过树围,突然往掌心啐了口唾沫,抄起锛子就凿。木屑纷飞时,他忽然停手,指着断面的年轮:“你看这圈特别密的,是nbsp1961年的,那年雨水少,木头都憋着股劲长。”

    nbsp夏至的蝉鸣最烈时开始挖槽腹。沈师傅趴在木坯上,鼻尖几乎贴着木材,凿子在他手中像支软笔,勾勒出“龙池”“凤沼”的弧度。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滴在木头上,晕出深色的斑,倒像是天然的木纹。“我师父说,琴腹得像人的五脏,”他用手指丈量着槽的深浅,“太深则声散,太浅则声滞,得让音在里面能转得开身。”

    nbsp立秋那天开始上漆。沈师傅将鹿角霜磨成粉,拌入生漆,在石臼里捣了三个时辰。浆糊般的漆料泛着珍珠母的光泽,他用细纱布过滤时,阳光穿过丝线,在漆面上投下细碎的金斑。“这道工序叫‘披灰,”他往琴面抹漆的手势像在铺宣纸,“得抹七遍,每遍都要等前一层干透,就像酿酒得等粮食慢慢发酵。”

    nbsp寒露时节,琴坊来了位音乐学院的教授。他抱着把现代工艺制作的古琴,琴弦上还装着拾音器。“沈老,您这纯手工的,音量比不过电箱琴啊。”沈师傅没接话,只是取下墙上晾着的半成品,用手指在琴面轻轻一叩。余音绕着房梁转

第815章 4[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