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来自辽东关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5章 大明不允许党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重真唯独遗憾的是不能以原来的姓名接旨,然而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

    nbsp但穿越至此,重真知足了。倒是身边的几个细心之人通过眼角的余光发现,信王殿下行得赫然乃是军人之礼,而非传统文人的礼节。

    nbsp这是一丝很小的细节,寻常百姓根本就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意。

    nbsp也只有那些坚强的丘八得知了之后,或许才会有感而发,热泪盈眶吧。

    nbsp王承恩确实老实,但是不傻,否则也不可能由重真推荐进入司礼监,并获得天启夫妇,还有刘太后的认可。

    nbsp——紫禁城内的皇族必须团结起来,才不至被人欺负。

    nbsp张皇后与刘太后力挺天启哥俩,却绝不涉政干政。

    nbsp王承恩看见重真的动作,就知道总是言行出奇的信王殿下,必有深意。

    nbsp他心中暗赞,学着帝王的架势睨了重真一眼,才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吾弟由检忠孝双全,文必治国,武定安邦。朕无子嗣,为江山社稷计,为大明百姓计,立吾弟由检为皇太弟,摄政朝纲,钦此。”

    nbsp许多时候言辞越少,所传达的内容却越是震撼人心。

    nbsp这道圣旨无疑与那些动辄万字的“万言书”,形成了鲜明对比。

    nbsp这说明天启也受到了重真的默默影响,变得不喜欢废话,而喜欢单刀直入。

    nbsp无论百姓还是暗中的锦衣卫,或者混在人堆里的建奴细作,都被圣旨的内容惊得脑际轰鸣,呆于原地,就像一群活生生的木偶。

    nbsp然而他们的心中,却无不掀起了滔天骇浪。

    nbsp“皇太弟?可不就是皇太子吗?”

    nbsp“这道圣旨竟并非嘉奖信王的,而是直接立他为皇太弟的!”

    nbsp“这就是立国本啊!”

    nbsp无数的念头,在百姓们淳朴的心中产生、幻灭。

    nbsp神宗皇帝与大臣的国本之争犹在眼前,转眼他的一名孙儿就立另一名孙儿为皇太弟了,这是要杜绝任何文臣与文臣之间,文臣与皇权之间的国本之争吗?

    nbsp短暂的人生融合于漫长的历史时空,有时候觉得真的就像一场梦。

    nbsp“确实!当初的国本之争拖延了十多年,令人不胜其烦,也让大明盛世于那拖沓之中被逐渐消耗,最终精疲力尽。”

    nbsp“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万历三大征的盛世泡影中时,一场萨尔浒惨败,震动了整个大明天下!早立国本?也好!也好!”

    nbsp当街的大明百姓,全都是听着祖辈父辈关于那场国本之争,还有万历三大案长大的。百姓们出生市井,生活于市井,但群众的眼睛往往是雪亮的。

    nbsp百姓们都认为大明的由盛转衰,就是因为这些扑朔迷离的事件。大明官员拖沓办事的风气,朝堂拖尾扯皮的氛围,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形成的。

    nbsp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nbsp苏东坡的这句诗,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nbsp在这片极有可能是平行的历史时空里,重真既是当局者,也是旁观者。

&nb

第435章 大明不允许党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