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陈先童的决定(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尽前方将士浴血的艰难与必死的决心;又要唤醒雒城君臣那可能早已麻木的危机感,点破梓州陷落后雒城唇亡齿寒的必然结局;更要在这字里行间,巧妙地避开陈先童那多疑的目光可能窥见的任何一丝“拥兵自重”的猜忌。这其中的分寸拿捏,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加凶险。
nbsp时间在烛泪的悄然堆积中流逝。一张又一张写废的锦笺被揉皱,弃置在脚边的竹篓里,如同战场上倒下的士卒。墨迹在纸上晕开,如同他心中翻腾的忧思。窗外雨声渐沥,更添烦闷。终于,在东方天际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武阳猛地掷笔!笔杆撞击砚台,发出一声脆响,几点墨星飞溅到案上。他长长吁出一口浊气,仿佛将胸中块垒尽数吐出。信笺之上,墨迹淋漓,力透纸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臣武阳,泣血顿首,百拜于王庭丹墀之下:
nbsp玄秦凶焰滔天,名将樊天,统虎狼之师十八万,拿下中汉郡后,锋镝直指梓州!其势如烈火燎原,其志在裂我疆土,毁我宗庙!梓州者,古涪水之咽喉,西南之锁钥。此城若失,则玄秦铁蹄可顺流直下,再无险阻!旬月之间,雒都王畿,恐将直面豺狼之吻!臣虽驽钝,受王命靖乱以来,夙夜忧叹,未尝敢忘社稷之重。今率麾下忠勇,据梓州以死守,寸土必争,虽肝脑涂地,绝无退避!然贼势浩大,器械精良,更兼樊天用兵如神…臣部浴血经旬,伤亡枕藉,粮秣渐罄,箭矢将穷。梓州城垣虽坚,亦难久持于孤军!
nbsp臣闻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狂澜既倒,非独臂能挽!此诚刘蜀存亡危急之秋也!伏乞大王,垂怜梓生灵,体念江山社稷之重,速发王畿精锐之师,星夜驰援!更乞拨付足量粮秣器械,以实军储,以壮士气!臣武阳,并麾下万千将士,必当戮力同心,据坚城以挫敌锋,待王师而歼丑虏!若天不佑蜀,城破之日,即臣等尽节之时!唯愿王师早至,解此倒悬!则江山幸甚!社稷幸甚!臣不胜惶恐战栗待命之至!
nbsp武阳nbsp泣血再拜!”
nbsp信末,他取过案头一方小小的青铜虎符印匣,那是他靖乱军统帅的凭信,重重地、饱蘸朱砂,在“武阳”二字之下,钤下一个鲜红刺目、形如猛虎咆哮的印记!那红色,红得惊心,如同刚刚从战士伤口涌出的热血,在素白的锦笺上凝固,无声地诉说着前方的惨烈与不容置疑的忠诚。
nbsp信使,是武阳帐下以耐力脚程着称的“飞鹞子”陈七。四匹精选的快马已在帅府后门备好,马蹄不安地刨着湿漉漉的石板地。武阳亲手将密封好的锦盒交给陈七,锦盒外层还裹了防水的油布。
nbsp“七郎,”武阳的声音带着一夜未眠的沙哑,目光如铁,紧紧锁住陈七的眼睛,“此信,关乎梓州存亡,关乎万千将士性命!纵粉身碎骨,亦须送达雒城!不得有误!”
nbsp陈七单膝跪地,双手高举接过那沉甸甸的锦盒,仿佛接过的是一座城池的重量。雨水顺着他额前的乱发流下,他却恍若未觉,只沉声应道:“主公放心!人在信在!人亡……信亦必至!”言罢,猛地起身,矫健的身影如离弦之箭般窜入门外细密的雨幕之中。马蹄声由近及远,急促如鼓点,敲碎了武安城黎明前最后的寂静,朝着东南雒城的方向,绝尘而去。
nbsp数日之后,刘蜀王都雒城。
nbsp这座刘蜀王朝的心脏,依旧沉浸在一派浮华的喧嚣之中。王宫巍峨,殿宇连绵,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春日慵懒的阳光下流淌着刺目的光泽。宽阔的御道两旁,商铺林立,酒肆飘香,丝竹管弦之声隐隐可闻,全然不见一丝战争将临的阴霾。仿佛西南边陲那迫在眉睫的烽火,只是遥远天际传来的一声模糊雷鸣。
nbsp大将军府邸,位于王宫西侧,戒备森严,气象森然。沉重的黑漆大门紧闭,门楣之上高悬着御赐的“柱国”金匾,门前两尊巨大的青铜狻猊怒目圆睁,獠牙毕露,无声地彰显着府邸主人煊赫的权势与令人窒息的威压。
喜欢。
第171章 陈先童的决定(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