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明不南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剩下的封赏,则很快拟定完全,并敕封个人。

    nbsp张庆臻(阵亡)追封为惠国公,谥忠武。

    nbsp巩永固封为宛平伯。

    nbsp黄得功进为靖南侯。

    nbsp马万里封卫南伯,另加其祖母秦良玉为忠贞侯,以肯定秦马两家人在这些年来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以及表彰其在这一次不远万里而来的勤王之举。

    nbsp马万里在受封之后,便准备辞别朱慈,返回石柱,他手下的人在这一次的战争中损失惨重。

    nbsp所剩者寥寥无几,他们基本上都是石柱附近的汉人和土家人,活着的人总归希望早日回家,死去的人也应回归故土安葬。

    nbsp对于这个要求,朱慈没有理由不答应。

    nbsp石柱那边是扼守大西军的前线,如果石柱没了,不仅仅是损失了白杆兵最为优质的兵源地,更重要的是,大西军将在西南无法无天。

    nbsp张献忠无疑是个彻头彻尾的土匪,相比于李自成非常重视争取民心。

    nbsp张献忠在残暴程度上也远远比李自成恶劣的多。

    nbsp在他的统治之下,四川的人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关于张献忠屠川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线索推断,张献忠确实屠过川,但并不可能全部屠杀,应当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和统治下的杀手,但如果说全是张献忠干的,实在是清廷把其他人都当了傻子。

    nbsp作为一个登基的皇帝,把自己领地的臣民全杀了是怎样的操作?统治他们的亡魂么?

    nbsp如果说有一百个四川人,张献忠最多只能杀掉十个,剩下的九十个则应该算在鞑清头上。

    nbsp至于鞑清为何屠杀四川人,其实也好理解。

    nbsp在后期的时候,南明的军事力量基本来自于大西军余部。

    nbsp四川所谓大西军曾经的立足点,虽然被鞑清占领,但当地的士绅一直在和南明眉来眼去。

    nbsp于是乎,在某个西南的角落,鞑清的高层敲定了清洗整个四川的命令。

    nbsp然后再往张献忠身上泼脏水,反正他已经臭了,再臭一点也就那样。

    nbsp当然,以上都是扯远了。

    nbsp如今的大明内部,基本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西南的大西,西北的闯军余部,还有东南那几个作死的货色。

    nbsp偌大的领土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有时候连道路也不通,政令很难下达地方。

    nbsp石柱夹在张献忠和左良玉之间,实在不好过。

    nbsp即使如此不好过,也倾其所有的来京城勤王,这样的忠诚度,说起来都令人泪目。

    nbsp朱慈好言安抚马万里,后者在京城修整后,也就呆了几天,便重新返回石柱而去。

    nbsp其他的将士们大多是军衔上的晋升,以及一些将士得到了京营军户的户籍。

    nbsp京营在此时已经演变成了虚拟的编制,成为所有将士想要争取并维持住的目标。

    nbsp除此之外,便是忠烈祠建设。

    nbsp联系了工部,商议在京城以南,外城之中,修建一处忠烈祠堂,用以祭奠所有在为大明抵御外敌,维护统一的战争中阵亡的将士。

    喜欢。

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