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无限召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4章 不能让贼匪得逞[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nbsp何况,孙策怀里揣的不仅是玉璧,还是传国玉玺,不臣之罪,实实在在。

    nbsp虽然百般谨慎,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若是走漏了风声,必将成为天下公敌。目前形势,孙策不敢,江东也没这份实力。

    nbsp设法转移诸侯的注意力,方为上策。

    nbsp周瑜献计,散布传言,称徐州军攻入寿春,传国玉玺已被刘备所得,准备随进献朝廷贡物,送往洛阳。

    nbsp此计有多重妙处。

    nbsp让刘备背黑锅,使之成为众矢之的。

    nbsp刘备当然不会认账,他想撇清自己,一定会说传国玉玺被袁术带走,不在寿春。如此,则将黑锅甩给刘芒。

    nbsp私匿玉玺,不是小事。刘芒、刘备若因此反目,孙策之所愿也。二刘反目,刘备为抗衡刘芒,定会主动向江东示好。

    nbsp传国玉玺,奉天承运的象征。天下诸侯,无不心向往之。

    nbsp不只是诸侯,江湖中,对传国玉玺垂涎欲滴者,也大有人在。

    nbsp传国玉玺和大量珍宝运往洛阳的传言一出,各种势力,必蜂拥而至,中原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nbsp乱局之中,势力交错。无法预知,谁与谁会因此结仇。

    nbsp对孙策而言,其根基在江东,中原越乱,中原诸侯之间仇恨越深,对江东越为有利。

    nbsp巨大平稳的楼船,就是孙策的钓鱼台。

    nbsp孙策周瑜稳坐其上,笑看中原乱局……

    nbsp……

    nbsp传言四起,矛头齐指刘备。

    nbsp各种不利传言横飞,刘备却比看热闹的孙策坐得还稳当!

    nbsp“主公,子仲先生来信了。”徐庶带来糜竺从江东送回的书信。

    nbsp糜竺赴江东,是为联姻一事。孙策既没拒绝,也没点头。只说妹妹孙尚香的婚事,需由娘亲吴夫人做主。

    nbsp糜竺在信中说,已找人打听过了,孙坚之妻吴夫人对这桩亲事,并无异议,却是孙策不肯吐口。

    nbsp王导笑道:“小霸王欲以此为筹码啊。”

    nbsp刘备憨厚笑笑,并不介意。

    nbsp徐庶又道:“近来风传四起,我们当如何应对?”

    nbsp“没做亏心事,管它作甚?”

    nbsp“可是,传言日盛,于主公不利。”

    nbsp“元直放心。黑的白不了,白的亦抹不黑。”

    nbsp徐庶无语。主公刘备,一向稳重。可是,面对谣言,不理不睬,任由人诋毁,稳重得太过了吧?

    nbsp刘备自有稳当的理由。

    nbsp传言再盛,亦是传言。别人不知真相,刘备却清清楚楚。他手中,攥着关键之人——胡太后!

    nbsp胡太后之事,只有王导等个别人知晓。甚至连徐庶都不知情,因此才有所担忧。

    nbsp任由孙策扰乱视听,只要将胡太后这张底牌打出,孙策何以应对?

    nbsp刘备不急于亮出杀招,是为谋取更大的利益。

    nbsp此时亮出底牌,只能坑了孙策,自己并不能获利。

    nbsp这张底牌,一定要等到最佳时机,才能亮出。

    nbsp况且,并非只有刘备一人在背黑锅,刘备也放出传言,说袁术西逃时,随身携带了玉玺。袁术亡于洛阳军之手,刘芒一样难脱干系。

    nbsp坑孙策,不利己。

    nbsp坑刘芒,有利可图,何乐不为?

    nbsp刘备不仅不急于拆穿孙策,反而帮着孙策,给刘芒暗设陷阱。 <

第1164章 不能让贼匪得逞[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