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高欢放权扶世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忍不住问道:“父亲,为何要任命司马子如为尚书令?”
nbsp高欢目光深邃地看了高澄一眼,
nbsp“子惠,你既手握大权,你又何必纠结于一个尚书令?当懂得弃末逐本。”
nbsp高澄听了便沉默不语
nbsp高欢转而看向高洋,温和地叮嘱:
nbsp“子进,你在朝政事务上要好生辅助兄长,遇到不懂之处,多向子惠请教。
nbsp你们兄弟二人相互商议,方能将诸事处理周全。”
nbsp“是,父亲!”
nbsp次日,高欢踏入朝堂。
nbsp元善见端坐在龙椅上,目光落在高欢身上,眼神里带着关切,先亲切问候一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渤海王自各州巡视而来,朕瞧高卿面容,似有疲惫之色,这一路着实辛苦了。”
nbsp高欢赶忙上前,恭敬地拜礼,稽首行礼后,沉稳回应
nbsp“陛下圣明,此乃为臣之本分,不觉疲惫”
nbsp说完以后,便神色凝重继续启奏
nbsp“陛下,因逢冬春之际,亢旱肆虐,各州百姓苦不堪言。
nbsp田亩干涸,稼穑难成,民生凋敝,饿殍渐现。
nbsp臣恳请陛下,蠲免各州百姓所欠赋税,使其能稍解困厄;
nbsp并赈济穷困贫乏之人,发仓廪以救黎庶,施恩泽而安民心。
nbsp再者,臣奏请陛下大赦非死罪之人,以昭陛下宽仁。
nbsp且乡野间老者颇具威望,望陛下依其德望高低,授予不同板职,使其助力地方风化,劝善百姓。
nbsp如此,可保国安民,稳固陛下之江山社稷。”
nbsp元善见微微点头,
nbsp“爱卿所言甚是,准奏。”
nbsp随后,话题一转,元善见便提及御史中尉一职,
nbsp“如今绍宗出任徐州刺史,前去讨伐刘乌黑叛逆,这御史中尉之位如今空缺,高卿可有举荐之人?
nbsp高欢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nbsp“臣曾闻御史间流传‘见贼能讨宋游道之言,足见其气节。臣荐司州中从事宋游道任御史中尉。”
nbsp高澄事先因为高仲密一事一直未同父亲商议,自己想任崔暹为御史中尉一事,今日元善见却突然提起,
nbsp急忙上前一步,言辞恳切急促
nbsp“陛下,臣澄恳请,任吏部郎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任尚书左丞。”
nbsp元善见见高欢两父子,又是不同请奏,顿时面露难色,疑惑之际不知如何抉择。
nbsp高欢也转头望向高澄,本来高仲密谋反,就有高澄与崔暹的“功劳”,如今看来,原来高澄多少是为了这个御史中尉之职。
nbsp可如今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去驳斥自己的儿子,便想看看高澄接下来有没有,其他更具说服力的理由。
nbsp众人此时也都好奇起来,这父子俩上次因为尉景之事做戏,这次为了这御史中尉一职怎么也较劲起来。
nbsp“陛下,崔暹为人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直言不讳,且曾参与《麟趾格》修编,熟知律法,堪称御史中尉不二人选。
nbsp而宋游道,精于政务,文牍之事,井井有条,且擅长统筹协调。
nbsp若他任尚书左丞,定能使尚书省政令畅通。
nbsp如此崔暹监察,宋游道理政,岂不更好?还望陛下斟酌!”
nbsp宋游道本也是高澄所信任之人,昨日高欢刚说想任司马子如为尚书令,那么宋游道为尚书左丞正和他意。
nbsp元善见此时不得不问高欢的意思,毕竟这是他做傀儡的职责,得确定他们父子到底以谁的话为准
nbsp“不知渤海王?”
nbsp“陛下,臣久不在朝,对朝中众人不甚了解,既然中书监固请任崔暹为御史中尉,宋游道为尚书左丞,臣亦无话可说!”
nbsp“既如此,中书省就按高卿所言拟诏即可!”
nbsp接着朝堂上再讨论了一些其他事务,也就散朝了。
nbsp高欢一直都待在邺城,部署门下省与中书省的交接,以及相关人事任免更替
nbsp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孙腾为太保、元弼为录尚书事、左仆射司马子如为尚书令、侍中高洋为左仆射
nbsp高澄仍领大将军、中书监、兼侍中,门下省诸事皆移其所领中书省,
nbsp从此文武职事、赏罚众典事等朝中诸事,皆需要先询禀高澄
nbsp算是进一步放权给高澄。
nbsp到了四月高欢便返回晋阳,待高欢离开之后,
nbsp高澄火速召集崔暹、崔昂、崔季舒、宋游道等人于东柏堂密议
喜欢。
第137章 高欢放权扶世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