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义女采荷奔千里,阴差阳错得转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打成邪教,打压了两百多年,按原本的历史来,白莲教在清朝也相当活跃,甚至于义和团也有它的影子。
而在大衍,白莲教改弦易张,不,应该是重回本来面目,又叫做明教,有意思的是,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日月重开大明天,在太祖太宗两朝皆有起事,不过很快被镇压,及至琰武帝登基,彼时主少国疑,明教在江南一带甚为猖狂,之后琰武帝亲政,携北征大胜之势震荡寰宇,明教这才偃息旗鼓,之后几次南巡,暗里派锦衣卫围剿,这才多年不曾听闻其消息,如今再次出现,刘毅明白,这绝不是一起简单的贪墨案。
“还有这五鬼搬运之术,我还真不能不信!”
有着师父和棠溪风清两个打样,刘毅知道这方天地是存在神鬼的,那什么警幻仙子也极有可能真实存在。
“明教,真假金砖,苏州陆家,江南豪商,法术,玄武堂堂主,漕帮,事情愈发复杂了!”
刘毅轻吐一口浊气,死死盯着郑采荷,后者身躯虽颤,可眸光清明,并不躲闪,
“伯爷,采荷所言句句属实!”
郑采荷当下赌咒起誓,郑重道:
“家父得知叶城被下了魇术,心知自己也逃不过,便暗里藏下一块真金砖,将其埋在屋下,又急忙安排家母与幼弟离开,谁知被叶城察觉,将其告发,”
说到这儿,郑采荷忽得双眸通红,哽咽了一会儿才继续道:
“家母与幼弟惨遭杀害,家父自知势单力薄,便自杀于家中。”
听罢此话,刘毅神色凝重,出言劝慰道:
“斯人已逝,采荷姑娘也当保重己身,只是我有一个疑问,此事发生时姑娘身在何处?我看姑娘也并非寻常女子。”
郑采荷收敛情绪,掏出一块帕子拭了拭眼角泪痕,
“伯爷有所不知,家母孕民女六月之时受河中巨蟒惊吓,晕厥中将民女诞下,六个月的孩子,才堪堪成型,连个人模样都没有,匆忙赶来的家父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恰好遇见了恩师。
恩师言民女因巨蟒所惊而生,得了巨蟒三分精气,常人难以承受,留在家中怕是要刑克双亲,需以道法化解,就将民女从家父手中化了去。
此后,民女便跟着恩师在河南深山中修行,恩师寻来山间母兽将俺抚养长大,授俺武艺,教俺读书明理,十岁时,恩师言俺身上巨蟒精气已去一分,待至阳气最盛之日——九九重阳,带俺回家探望,以全天伦。
每年重阳佳节,民女都会回家待上一夜,因着来去匆匆,父母又早说民女夭折,是以外人也不知父母长女在世,去岁民女已满十五,恩师言俺身上精气尽去,师徒缘分也已至此,便叫俺快快回家,恩师将俺抚养长大,俺哪里舍得,恩师不言,直教俺速速下山,并说路上不得耽搁,迟了恐有灭家之灾,听了这个,俺慌忙拜别恩师,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中,却发现父母兄弟皆已惨死,尸首也被丢在乱葬岗。
想起恩师说的灭家之灾,俺知道父母定是被人害了,就将遗体收敛,为家父整理遗容时,发现他手中攥着一块碎石,俺认得这是家中地上铺的石块,匆忙赶回家中,将石块掀开,找到了一块金砖和家父的留下的信件,这才知晓个中缘由。”
刘毅暗自颔首,心道这话虽听着很演义似的,不过红楼梦本就也就是演义,不足为怪,
“那这人是?”
听到在问自己,那男子连忙磕头告饶,
“俺不是冯本平,砖不是俺烧的!俺是苟三,是苟三啊!”
“住口!”
刘毅呵斥一声,又是看向了郑采荷,
“采荷姑娘,还是你来说吧。”
郑采荷点了点头,接着道:
“此人名叫苟三,本是冯家的烧窑师傅,拜了冯本平的父亲学艺,因着冯家败落,起了心思,自立门了户,但他流年不利,过的反倒不如在冯家,听说冯本平被关进大牢,仗着自己是冯老爷子的徒弟,欲要强占冯家家产,还欺辱了冯本平的浑家。
他这么一做,令本不愿与陆家同流合污的冯本平直接改了主意,把他扔进了大牢,做替死鬼。
俺看过家父的信后,几经思虑之下,决定上报官府,可此事兹事体大,需得铁证如山,便赶去了苏州,仗着恩师授予的武艺夜探陆家,听到了冯本平酒后之言,知道了假金砖出自他手,又知晓了这苟三。
其实俺原本想请冯本平作证,可见他眉宇间戾气横生,便熄了心思,转而去寻这苟三。”
“原是如此,不过这冯本平定的是通倭罪,关在苏州大牢,姑娘是怎么将其救出的?”
郑采荷也不隐瞒,直接答道:
“也是偷梁换柱罢了,这通倭罪是重罪,秋后问斩,俺从陆家偷来金银,买通了牢头和刽子手,抓一个江洋大盗与其替换,这就将他救了出来。
救他出来后,这厮几次想跑,皆被俺狠狠收拾,这才变成这般畏缩之状,有了人证物证,俺想着去告御状,就带着这苟三上京城,怕被漕帮发现,不敢走水路,只好走陆路。
几番周折,去年腊月初到了京城,本想着一来就去敲登闻鼓,谁知被五城兵马司的给盯上,敲去了不少银两,经此一遭俺才知道,登闻鼓有人看守,谁若敢靠近,就要被抓进大牢。
第60章 义女采荷奔千里,阴差阳错得转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