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古典白话合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的议论,只好上等货物和下等货物各拿了一半,这才离开。

    唐敖和多九公看完这一幕,又继续往前走。只见那边有个农民也在买东西。东西已经买好了,农民付了银子,拿着货物正要走。卖货的接过银子,仔细看了看,又用戥子称了称,连忙追上前说:“老兄,您慢走。这银子的成色和分量都不对。我们这儿买卖,一向用的是中等成色的银子,现在老兄您给我的是上等银子,自然应该扣除成色的差价。我刚才称了一下,不但没扣,而且戥头还高了。这点银子的小事,对于您这样的富裕人家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我无缘无故多收,实在不应该,请您照例扣掉。”农民说:“这点银子的小事,何必这么计较呢?既然有多的,等我以后再来买您的宝贝,再扣除也一样。”说完又要走。卖货人拦住他说:“这可不行!去年有位老兄照顾我的生意,也把多的银子存在我这儿,说以后买东西再算。可到现在都没见他来,我到处找他,也没法还钱,这岂不是欠了来生的债吗?现在老兄您又要这样,万一您一去不回,到了来生,我变驴变马去还之前那位老兄的钱,就已经够忙活的了,哪里还有工夫再还您的钱呢?这岂不是下一世又要变驴变马才能还上您的钱?依我看,与其以后买东西再算,不如就今天算清楚。况且多出来的银子有多少,日子久了,恐怕都记不清了。”两人推让了好半天,农民只好拿了两样货物当作多余银子的抵偿,这才离开。卖货人还在不停地念叨:“银子多,货物少,太不公平了。”无奈农民已经走远,他也没办法。这时,突然有个乞丐路过,卖货人自言自语地说:“这个乞丐说不定就是爱占人便宜的人的转世,所以今生才有这样的报应。”说着,就用戥子把多余的银子称出来,全都给了乞丐。

    唐敖说:“这么看来,这几桩买卖的场景,不就是一幅‘好让不争的安乐图吗?我们也不用再打听什么了!先到前面去好好游玩一番。在这么美好的地方,欣赏欣赏风景,增长增长见识,也是很不错的。”

    正说着,只见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优雅大方。唐敖看在眼里,知道他们不是普通的人,连忙恭敬地站在一旁。四人随即拱手行礼,互相询问了姓名。原来这两个老者都姓吴,是同胞兄弟,一个叫吴之和,一个叫吴之祥。唐敖说:“没想到二位老丈都是泰伯的后人,真是失敬,失敬!”吴之和问:“请教二位贵乡是哪里,来这里有什么贵干呢?”多九公把家乡和来意说了一遍。吴之祥恭敬地说:“原来二位来自天朝!我一直听闻天朝是圣人治理的国家,二位大贤在天朝的学府中求学,是清贵之人,今日有幸相遇,实在是难得。只是不知道二位驾到,没能前去迎接,还请多多包涵!”唐敖和多九公连忙说:“不敢当!”吴之和说:“二位大贤从天朝来到这里,我作为本地人,理应略尽地主之谊,想请二位喝杯茶,稍作叙谈,不知二位肯不肯赏脸?如果二位愿意,我家就在不远处,还请移步前往。”二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跟着吴氏兄弟,一路走去。

    没一会儿,就到了吴氏兄弟的家门口。只见两扇柴门,周围是篱笆墙,上面缠绕着许多青藤和薜荔,门前有一个池塘,塘里种满了菱角和莲花。进了柴门,他们被让到一间宽敞的客厅,四人再次行礼后坐下。客厅里挂着国王赐的小匾额,上面写着“渭川别墅”。再往客厅外面看去,四周都是翠竹,把这客厅团团围住,显得格外清幽雅致。小童献上茶后,唐敖询问吴氏兄弟的事业,原来他们都是闲散的进士。多九公心想:“他们两个既然不是公卿大官,为什么国王会给他们题匾额呢?看来这二人也不简单。”唐敖说:“我刚和朋友欣赏了贵地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真不愧‘君子二字。”吴之和恭敬地说:“我们这地方地处偏僻的海边,能有一点见识,大概都是受天朝文章教化的影响,才不至于犯错,这已经是我们这些乡野之人的幸运了,怎么敢当‘君子二字呢?至于天朝,是圣人的国度,自古以来圣圣相传,礼乐教化,早就被八方敬仰,不需要我再过多称颂。只是贵处有几件事,我们兄弟见识浅薄,不太理解。今天难得二位大贤来到这里,我想请教一下,不知二位肯不肯赐教?”唐敖问:“老丈想问的,是国家大事,还是我们民间的俗事呢?”吴之和说:“如今天朝圣人在位,政治清明美好,中外都深受恩泽。正所谓‘崇高伟大,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天朝能效仿天。国家大事,我僻居海滨,孤陋寡闻,不但不敢说,也没什么可说的。今天想问的,是民间俗事。”唐敖说:“既然如此,请您详细说说。要是我知道,一定知无不言。”吴之和听了,随即说出了一番话。后事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观雅化闲游君子邦 慕仁风误入良臣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