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禹遗鼎?九州共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这样的掌纹里,」他摸着剑柄上的柘木挂件,挂件纹路与老人画出的田垄神奇重合,「不是烛龙的赤目,不是昆吾的剑刃,是每个弯腰播种的瞬间。」
成百上千的耕夫围拢过来,他们用开裂的手掌捧起未被污染的黄土,在田头堆起微型的「社稷坛」。这些黄土中藏着祖祖辈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耕作记忆,竟让土鼎表面的「噬壤咒」开始剥落。苏雪看着农妇发簪上的「丰收结」,忽然想起在长白山见过的场景:老妇人用织毛衣的手,给精卫雏鸟喂食。「神话从来不是高悬天际的星,」她喃喃道,「是凡人掌心的温度,是把红绳系在牛角上的祈愿,是哪怕土地开裂,也要播下种子的倔强。」
【九鼎共鸣?凡土成圣】
当第一株麦苗从耕夫们捧起的黄土中冒出,土鼎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鼎身的「土伯吞蛇图」开始逆转,蛇身竟化作耕夫们手中的耒耜,土伯的巨角则变成守护田垄的篱墙。守护者看着麦苗上的晨露,想起自己初到便利店时,老板说「每颗种子都是土地的孩子」。「原来大禹铸鼎时,早把凡人的手掌纹刻进了鼎腹,」他轻抚鼎身新浮现的「耕夫扶犁」纹,「当我们怀疑神权是否存在时,神权早已在凡人的汗水中重生。」
昆吾剑抓住机会,将「泥人」纹路的力量注入鼎腹,那些被吞噬的生机化作金*的麦穗,在鼎内重组为「九州同耕」的神圣图景。陈宇望着麦田中奔跑的孩童,他们捡起便利店老板送来的种子,笑声惊飞了停在鼎沿的麻雀。「第三卷在昆仑墟,老族长说烛龙镜碎而不毁,因为住着凡人的故事,」他忽然轻笑,「现在才懂,九鼎亦然
——
每个鼎纹里,都住着挥汗如雨的耕夫,住着系红绳的农妇,住着便利店送来的每粒种子。」
【息壤归正?地脉回春】
当最后一道「噬壤咒」被耕夫们的手掌温热,土鼎内的息壤突然恢复金黄。这些曾被大禹用来治水的「神土」,此刻在耕夫们的田歌中化作春泥,滋养着重新发芽的麦苗。苏雪蹲下身,指尖掠过麦苗的叶片,想起在东海渔村见过的场景:渔民修补渔网时,玄龟的虺尾会轻轻扫过他们的草帽。「原来息壤最神奇的地方,不是能生万物,」她望着远处便利店老板推来的种子车,「是能记住每个凡人弯腰播种的姿势,能吸收他们掌心的温度,能让神话在泥土里生根。」
陈宇捡起田头的「丰收结」,发现红绳内侧竟显露出《山海经》中「叔均作牛耕」的古字。「便利店老板总说,他的店是给夜归人留灯的地方,」他望着老板给耕夫分发水袋的背影,「现在才明白,每个这样的地方,都是九鼎的一道纹,都是地脉的一盏灯,都是凡神共生的印记。」
【鼎纹新章?凡神共耕】
土鼎表面的「土伯吞蛇图」彻底蜕变,如今展现的是「耕夫与土伯共扶耒耜」的新纹。鼎腹内侧,大禹的治水刻痕旁,多了无数微小的掌纹
——
那是千万耕夫用汗水刻下的「地脉之诗」。守护者将昆吾剑*入田头,剑柄上的「泥人」纹路与鼎纹共鸣,竟在虚空中显形出《击壤歌》的古老画面:「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当年在黄帝陵,陆吾说《山海经》是凡人与万物共生的史诗,」他凝视着鼎纹中耕夫挺直的脊梁,「现在终于懂了
——
神的力量,从来都是凡人挺直脊梁时,从背后长出的翅膀。」
山风掠过豫州平原,新生的麦苗在鼎光中轻轻摇曳。陈宇知道,下一站的危机仍在九州某处潜伏,但此刻田间的耕夫告诉他:当凡人的手掌与神的息壤相握,当便利店的种子与大禹的九鼎共鸣,任何试图割裂凡神共生的邪术,最终都会在人间烟火中崩解。
第9章 大禹遗鼎?九州共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