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站着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剪秋三渡湘江(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吼着罗!”

    剪秋双手接过碗,将碗中的米酒,一饮而尽,说:“穷东吼,穷东吼却!”

    满脸皱纹的老汉说:“我是个年轻人,今年才八十七岁。尊贵的客人,你必须饮我三杯茶油,我才放你走。”

    剪秋晓得,过山瑶族,是一个长寿的民族。九十多岁,一百多岁的人,比比皆是。更有年长者,一百二十多岁,一百三十多岁,亦不足为奇。

    剪秋端着茶油,走到过山瑶祖先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画像前,深深施了一礼,才一口饮下茶油。

    剪秋在恭城烧过木炭,晓得瑶族人的习俗,第一杯茶油,是主人表示欢迎和敬意;第二杯茶油,表示加深交流和友谊;第三杯茶油,表示送别和祝福。

    八十七岁而自称年轻人的瑶族老人,姓凤,叫凤坤来。凤老喊来十多个五六十岁的男人,说:“小伙子们,我们是神农氏和扁鹊的后人,帮受伤的红军战士,医治创伤,是祖先告诫我们的义务。”

    剪秋对于药理知识,自认略知一二。但凤坤来老先生和他的小伙子们,采用近百种草药,用白布包着,用木锤子锤成绿色的浆糊状,敷在伤口上。剪秋只认得骨碎补,扛扳归,金银花,三七,这四种草药。

    凤坤来说:“大兄弟,我实话告诉你,你手下那二十多个伤兵,是不可能渡过湘江的,干脆,你把他们留在我们这里,等他们的伤好了,再回部队吧。”

    “老哥哥,你当真是大仁大义的君子!”

    “不不不!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我们就应该遵守。”

    剪秋辞行的时候,凤坤来说:“过宝盖山,走凤凰嘴,你们是不能乱走的。”

    “为什么?”剪秋问。

    “我们过山瑶居住的地方,唯恐山不高峻,林不茂盛。我们在野兽经过的地方,下了夹野兽的铁夹子,平常人,是看不出来的。万一踩中兽夹子,成年人的小腿骨头,一夹就断了。”

    剪秋说:“有动凤老兄带路。”

    凤坤来说:“我们瑶族的习俗,过分的客套就是虚伪、推诿和不尊重我们。既然你们经过这里,我们责无旁贷,必须为你们带路。”

    爬到下午二点,剪秋的队伍,才爬到宝盖山顶上。山顶上树林里,草丛中,积雪并未融化。

    凤坤来老人,走起山路来,当真比猴子还灵巧,剪秋这个五十岁的人,自叹不如。

    出过一身大汗之后,冷嗖嗖的山风一吹,战士们顿时感到寒气逼人。

    凤坤来说:“当年,我们的祖先,跟着太平天国的北王韦昌辉,就是从这个山顶上,往东走,从凤凰嘴那条路走下去,渡过湘江的。”

    剪秋问:“凤老哥,凤凰嘴下,湘江有没有浅水滩?”

    “浅水滩是有的,但最浅的水,也有齐腰深呢,而且,水流湍急,容易把人卷入漩涡。”凤坤来说:“我们平时过河,先选几个水性好一点的人,游过去,将绳子系在河对岸的大叶柳树上,其他的人,沿着绳子,涉水过河。”

    “谢谢了,凤老哥。”

    俗话说,上山客容易下山难,何况,山路上积雪未化。剪秋晓得,山脚下的气温,比山顶上的气温,相对要高一点。剪秋准备在凤凰嘴山岭下,选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埋锅造饭,明天一早,徒步踱过湘江。

    可是,剪秋从望远镜里,看到周浑元的国民党部队,至少有两个师的兵力,驻扎在湘江西岸。

    剪秋连忙传令:“所有的战士,原地休息,吃过晚饭之后,下半夜,强渡湘江!”喜欢站着请大家收藏:

第252章 剪秋三渡湘江(4)[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