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袁家长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4章 九为数之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任鲁国相张辽领兵六千驻扎于鲁国,并接收原先的鲁国兵。

    同时,袁谭又调来了王晨(王允侄子)、鲍邵(鲍信儿子)等年轻俊杰帮助张辽。

    袁谭所部大军返回南武阳县,令于禁暂代留营司马,荀攸为监军,于此处操练。

    恰东莱郡太守管统上报,屡见辽东海船游弋。

    且听闻辽东太守遣大将柳毅为营州刺史,准备于东莱郡登岸。

    袁谭看到汇报后也是无语,辽东太守公孙度胃口还不小,直接把他的青州改名为营州了。

    商议之后,便令突骑中郎将太史慈率领三千本部骑射兵,前往东莱郡。

    自己则与文稷带着一千铁骑亲卫,与刘洪、陈逸等人一起,返回青州历城。

    一路上,袁谭把脑海中仅剩不多的数学知识和一些理论倾囊相授。

    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知识都忘了。

    若不是遇到数学家刘洪和徐岳,他都快忘了自己是穿越者了。

    接下来,只要数学的基础知识发展起来,形成逻辑辩证的思维。

    物理、化学的发展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也是袁谭提出日心说的一个起因。

    在后世的历史上,物理学家起源的巨头之一伽利略,便是一位天文学家。

    他也是因为日心说出名和坐牢的。

    对于袁谭的教导,刘洪带着三个弟子,没日没夜的记录,推演。

    对于袁谭的安排,更是耗尽心思。

    还没有抵达历城,袁谭心心念的《小学数学》便编撰成功。

    深知数学重要性的袁谭,甫一抵达历城,便召集学官和将作府中所有人,宣布了刘洪为数学博士,亭侯。

    他的三个弟子也成为了学官中的从事,并兴建观天台,以探索宇宙之奥妙。

    “公子之言大善啊!”

    孔融一听要探索宇宙之奥妙,顿时两眼泛光。

    看到老友刘洪的蔡邕也是非常的开心,在他的建议下,刘洪手书一封给郑玄。

    想来有他出面,郑玄是肯定会来历城了。

    无论什么时候,社会上总有一张无形的关系网。

    趁着气氛热烈,袁谭宣布在青州的所有学堂中增设课程——数学。

    而且是必修主课。

    小学数学一书,在青州所有小学中普及。

    接下来袁谭安排刘洪等人编撰出中学数学、大学数学和太学数学......

    对于袁谭的这个安排,孔融当即表示太好了。

    让袁谭开心的是,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内,青州的学官和将作府中又增加了不少新面孔。

    马钧发现了几名有脑洞的青年俊杰,都是喜欢捣鼓发明的怪才。

    他心心念的斧枪已经生产出样品了,而且采用的是新工艺的灌钢!

    ......

    另一边,野心勃勃的孔融喊来了青年帮手颜斐,据说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代,最热心的事情就是教育......

    据申屠蟠酸酸的透露,孔融现在广撒网,到处找孔子弟子的后人,被戏称为征辟狂。

    可叹他申屠家没有这么好的老祖宗。

    另外还有郑玄的弟子公孙方等人......

    袁谭把将作府喊过来的原因,就是将作府要和学官之间相互配合。

    接下来随着数学的普及,各种科学的试验将会出现。

    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将作府将会有大量的东西发明出来。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科学理论的普及,试验科学是科学理论产生效益的必要步骤,有了好处才能持续的发展......

    这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若不为利来,又怎么会发展......

    事情安排妥当后,袁谭又到将军府和州牧府中巡视一番,顺便把开个会,勉励众人。

    虽然他不太喜欢政务和军事,但这个东西是他立足青州制度的根本,绝不可放任。

    而好的制度,才是青州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

    陈逸担任别驾,州府没有人反对。

    这边是名声和家世的重要性。

    至于陈逸主管的卫生、环保这一块,后续和医官华佗等人,将会有更多的交集。

    东汉末年数次大疫,袁谭必须未雨绸缪。

    接着,袁谭就慷慨激昂的向大家宣布。

    泰山郡已经在手,济北国鲍信也投诚过来、鲁国也已纳入怀中。

    立人道于泰山之巅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了。

    打袁术虽然没有捞到好处,但回家的途中顺道就混了三个郡国。

    从地盘上看,收获比曹老板还大。

    ......

    因为粮草充足,军械的持续打造,徐荣和郭图郭嘉等人都建议袁谭征兵。

    原青州兵卒约有七万七千人,随着泰山郡郡兵、公孙犊的投诚,以及鲁国的加入。

    袁谭麾下的兵卒已经超过九万

    但各地都需要布防,徐州大战起时,袁谭能调动的战兵约有五万人。

    数量上看似不少,但只要攻下城池,就要留人布防。

    若要吃下徐州,至少还需要再征兵三万。

    毕竟还要防备着曹操这个老六。

    兵卒的来源主要是军屯兵,还有一部分新征之兵。

    泰山郡和济北国都是征兵的重要兵员地。

    东汉末年除了边军,内地出精兵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丹阳郡,一个就是泰山郡。

    丹阳兵和泰山兵,都是精锐的代名词。

    另外,郭图、徐荣等人想征兵练兵的原因,也是马贩子苏双打通了两条贩马的渠道。

    一条是通过渤海郡到幽州贩马。

   

第324章 九为数之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