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一起青史留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17中文]https://m.17zhongwen.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401研究所的总装车间里有些热闹非凡。
在装卸现场,一群高级工程师有条不紊的指挥,重型工程吊车终于精准地将搭着木架的设备放到指定位置。
孙云天院士站在林燃身旁,看着从天府用运20空运过来的设备,有些自豪地说道:
“整个夏国,能做到5nm精度的振动台,除了我们成飞,怕是找不出第二家。”
木架里保护着的设备,正是5nm光刻机核心之一的双平台工作系统。
这一个大家伙,由振动源、震动平台、反馈匹配器以及最关键的双台协作仪四大部分组成,光刻5nm的精度可以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蚀刻出1500亿个pn电路,精度控制在的范围之内。
这玩意做出光刻机上难度最高的两大系统之一,常年被德意志hacker公司垄断,在林燃的帮助下,夏国也是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这单独领出去,也算是一项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级别的成果。
这时候,一位手上抡着白帽子,穿着灰白色工夫的老工程师走了进来,朝着林燃笑道:
“怎么样,没有食言吧!说了两个月把你搞出来,就绝不蒙你!”
听到这句话,林燃无奈笑了笑,“搞是搞出来,就是不知道管不管用”
老工程师挑了挑眉,显然这话有些不乐意听,拍着胸脯说道:“老子就把话放这里,要是不管用,你拿我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眼前的这位老工程师,名为高申松,是701研究所的所长,夏国工程院院士。
高院士的学术生涯也算是传奇,原本学的是核物理,机缘巧合之下,半路出家搞起了桥梁工程,后面碰上第三轮院系调整,分配到701研究所后,转而深耕了军工高精尖技术。
如此反复横跳,也让他堪称是院士中的多面能手。
双平台工作系统抵达没多久,整个夏国仅有的一套物镜系统,也由运20从帝京运抵魔都,并且从机场到401研究所,全程由武装部队负责运送。
不仅如此,从林燃宣布光刻机进入总装阶段,401所附近已经被划分为军事管辖区,最远的哨卡已经布置到了30公里之外,在荷枪实弹的寸头迷彩小哥哥的协助下,封锁了一切通往401研究所的道路,并且401研究所方圆10公里实行无线电静默,同时也被设置了禁飞区。
除了一个整建制的团级战斗单位的驻守,魔都军区还在401所10公里外布置了‘长枪防空导弹系统,一个空军中队进入战斗状态,一旦接到命令便升空战斗。
这一切,401研究所的人一无所知,包括林燃在内。在他们一切照旧的平凡日子里,在看不到的角落里,有人却在为此负重前行。
那些身着军装的人如此,他们这群穿着科研服的人,也是如此。
一位花旗国的老者曾说过,夏国人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与此同时,总装车间里,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在‘手忙脚乱的对5nm的光刻机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检查。
这一台长16米,高8米,深3米的巨型机器,就像一柄无比锋利的巨剑,将助力夏国这头东方巨龙,在西方国家围堵的技术壁垒上,花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为了铸造这把巨剑,夏国投入了9个一级部委、750个专业和9000家配套厂家,以及310所大学院校和科研单位。
除了这些看得到,它的
第63章 一起青史留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